[实用新型]一种拉簧灭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223.7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唐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桂明 |
主分类号: | A01M23/36 | 分类号: | A01M2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63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簧 灭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鼠器,属于灭鼠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老鼠被列为四害之首,经常偷吃人们的粮食或食物,鼠疫被列为国家甲级传染病,有些地方鼠害泛滥成灾,于是人们常用毒饵灭鼠,该方法的缺陷是,毒药及死鼠易造成污染,同时对于其它动物和人类也构成了威胁;电子灭鼠对人体及其它动物同样存在威胁;生态灭鼠显得环保、绿色、有效,但其周期长且投资过大;采用其他铁器捕鼠,因成本过高而无法推广。
通过两年的研制、试用、改进、总结,本人成功制成一种拉簧灭鼠器,该灭鼠器具有捕灭鼠效率高、无污染、成本低的优点,是灭鼠器械、器具领域中的创造性新成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好、使用方便、耐用、无污染、成本低的灭鼠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拉簧灭鼠器,包括杀灭装置和双杠杆二次减压陷阱装置,所述杀灭装置是杀死老鼠的部件及其关联部件,包括闸板2、板钉1、活动杆3、拉簧4、手提杆5、机关针6、左柱7、右柱8、底座9、上面板10、限位钉2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柱7、右柱8分别固定在底座9的左右面上竖起,所述上面板10钉在左柱7、右柱8上形成闸门状,所述活动杆3穿过上面板10中间,所述拉簧4包裹在活动杆3上外部,拉簧4上端固定在手提杆5上,下端穿绕于上面板10,所述机关针6设在活动杆3下部,所述闸板2连接在活动杆3的下端,闸板2下板面设有板钉1。所述双杠杆二次减压陷阱装置包括杠杆A杆体12、杠杆B杆体18、A杆销钉11、A杆动力点挂钩13、A杆阻力片24、B杆动力针19、B杆阻力针14、B杆销钉23、B杆后挡针15、B杆前挡针20、保险杆21、曲轴踩杆17、胶皮线轴座16,所述A杆阻力片24包裹杠杆A杆体12前部并露出,所述杠杆A杆体12在上面板10左边以A杆销钉11为支点可向上摆动,所述杠杆B杆体18在左柱7中以B杆销钉23为支点可前后摆动,所述B杆前挡针20、B杆后挡针15紧靠杠杆B杆体分别限制其前后摆动,B杆前挡针20一端插进闸板2里,当闸板往上拉时,B杆前挡针20也随着往上移。所述A杆动力点挂钩13恰好钩住B杆阻力针14,所述曲轴踩杆17穿过两个胶皮线轴座16,在轴孔弯曲折叠后延伸到杠杆B杆体18下方,以胶皮线孔为轴上下摆动。当把活动杆3向上拉时,拉簧4受力张开,把保险杆21移动压到杠杆A杆体12上,目的是防止闸板2下砸伤人,当所述限位钉22把所述闸板2限定住,使闸板2在受外力上拉也不能再往上移动时,所述机关针6恰好顶压在所述A杆阻力片24上,A杆动力点挂钩13扣住B杆阻力针14,A杆动力点上的力就传到杠杆B上,把曲轴踩杆17向上拉动紧贴B杆动力针19,憋阻其摆动,目的是让整个灭鼠器的杀灭装置和双杠杆陷阱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所述保险杆21为可转动的金属杆,一端插进上面板10中,另一端向上弯折成角杆,在备装、携带时移到杠杆A杆体12上,装好陷阱、摆在鼠道上时移开。所述B杆阻力针14的位置在杠杆B杆体18的上部,以与B杆销钉23的位置重叠时为最佳。所述杠杆A阻力片24由金属片制成。
采用这样的杀灭装置和双杠杆二次减压陷阱装置后,所说的拉簧灭鼠器就具有灵敏度高、效果好、无污染、耐用、成本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簧灭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簧灭鼠的后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簧灭鼠器装好陷阱后的主视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簧灭鼠器装好陷阱后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簧灭鼠器各构成部件的散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杠杆A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杠杆B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双闸拉簧灭鼠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7中,标号对应的名称:1-板钉,2-闸板,3-活动杆,4-拉簧,5-手提杆,6-机关针,7-左柱,8-右柱,9-底座,10-上面板,11-A杆销钉,12-杠杆A杆体,13—A杆动力点挂钩,14-B杆阻力针,15-B杆后挡针,16-胶皮线轴座,17-曲轴踩杆,18-杠杆B杆体,19-B杆动力针,20—B杆前档针,21—保险杆,22-闸板限位钉,23-B杆销钉,24-A杆阻力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桂明,未经唐桂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基乳液型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宫颈炎症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