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8221.X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峰;刘仍礼;缪世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1 | 分类号: | C01B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一 石墨 盐酸 合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酸合成炉,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盐酸生成率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
背景技术
工业盐酸的生产主要采用氯气与氢气在合成炉内燃烧合成氯化氢气体,合成温度>1500℃,因此需要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氯化氢气体再用稀盐酸或水吸收生成合成盐酸,即包括三道工序:合成——冷却——吸收。
常规的生产采用三台设备分别完成上述三道工序,其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原料浪费较严重。
较为先进的流程为:将上述合成——冷却——吸收三道工序合成到一台设备内完成,即采用三合一盐酸合成炉。
三合一盐酸合成炉仅仅对合成气体进行一次吸收,其盐酸生成率较低,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盐酸生成率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由合成吸收处理部及包覆于合成吸收处理部外的钢制外炉筒组成,合成吸收处理部及钢制外炉筒之间为冷却换热液体夹层;
其特征在于,合成吸收处理部自下至上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合成段、冷却段、冷却吸收段、尾气处理段及上封头;
合成段设有燃烧部,上封头设有顶部设有石墨爆破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合成段为石墨炉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却段为蜂窝状石墨块,其设有竖直通孔及水平通孔,竖直通孔与水平通孔不相通,竖直通孔与合成段的内炉筒相通,水平通孔与冷却换热液体夹层相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却吸收段中部设有吸收段气体通道,吸收段气体通道与冷却段竖直通道相通;吸收段气体通道外周设有若干竖直吸收液通道;于冷却吸收段顶端,吸收段气体通道与吸收液通道相通,部分气体进入吸收液通道被吸收液吸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收液通道顶端为第一吸收液进口,吸收液通道底端为浓盐酸出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尾气处理段中部设有尾气段气体通道;尾气段气体通道的顶端连接一尾气出口;尾气段气体通道外周为尾气吸收腔;尾气吸收腔被泡罩塔板分成上下多层,每层尾气吸收腔的泡罩塔板均设有向上通气体的泡罩及向下通液体的降液管;尾气段气体通道侧壁于每层尾气吸收腔均设有气体通孔,每层尾气吸收腔的气体通孔均设于每层尾气吸收腔的上部,位于尾气吸收腔液位以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最上层的尾气吸收腔设有上吸收液入口;最底层尾气吸收腔的与冷却吸收段的吸收液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于炉顶加入了尾气处理段,对一次吸收后的合成气体进行二次吸收,提高了浓盐酸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两种实施方式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四合一石墨盐酸合成炉,由合成吸收处理部及包覆于合成吸收处理部外的钢制外炉筒102组成,合成吸收处理部及钢制外炉筒102之间为冷却换热液体夹层1102。合成吸收处理部自下至上依次包括相互连通的:合成段10、冷却段20、冷却吸收段30、尾气处理段40及上封头50;合成段10设有燃烧部11,上封头50设有顶部设有石墨爆破盘501。
合成段10为石墨炉筒。
冷却段20为蜂窝状石墨块,其设有竖直通孔及水平通孔,竖直通孔与水平通孔不相通,竖直通孔与合成段10的内炉筒相通,水平通孔与冷却换热液体夹层1102相通。
冷却吸收段30中部设有吸收段气体通道301,吸收段气体通道301与冷却段20竖直通道相通;吸收段气体通道301外周设有若干竖直吸收液通道302;于冷却吸收段30顶端,吸收段气体通道301与吸收液通道302相通,部分气体进入吸收液通道302被从第一吸收液进口t进入的吸收液吸收,吸收液通道302底端为浓盐酸出口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8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