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曳绞车用阻尼放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2180.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元;刘健;吴敬华;高燕;吴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42 | 分类号: | B66D1/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晟杰 |
地址: | 21419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曳 绞车 阻尼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车。具体说,是用来使拖曳绞车与被拖船舶间的缆绳张紧用的阻尼放绳机构。
背景技术
船舶制造和应用领域都知道,在大型船舶上都配备有拖曳绞车,以便对一些特殊船舶进行拖航。当需用拖曳绞车进行拖船时,需要将拖曳绞车上的缆绳松开,以便于被拖船舶相连。在放绳过程中,由于缆绳重量较重,使得缆绳中部下垂接触水面或沉入海底,难以准确知道缆绳实际放出的长度。由于缆绳中部下垂会接触水面或沉入海底,时间一长,会使缆绳生锈而损坏,从而降低缆绳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难以准确知道缆绳实际放出的长度,使得放绳工作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曳绞车用阻尼放绳机构。采用这种拖曳绞车用阻尼放绳机构,可延长缆绳的使用寿命,提高放绳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拖曳绞车用阻尼放绳机构特点是包括主轴,主轴两端分别呈活动状安装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主轴中间固定有与卷筒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轮。主轴的一端伸出在第二支架之外,主轴的伸出端上连有支撑轴,支撑轴的外圆轴向均布有静摩擦片,相邻静摩擦片间留有间隙。所述静摩擦片的径向外侧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里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轴间均布有动摩擦片,所述动摩擦片的数量与所述间隙的数量相等且对应,所述动摩擦片的外端连接在支撑杆上,另一端伸入相应的两个静摩擦片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支撑杆的外端套有气囊,气囊外面有压紧片。
其中,与所述间隙对应的那段支撑杆上均有复位弹簧。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在放绳过程中可根据外推力,控制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间的摩擦力大小,进而掌控主轴以及与主轴转速一致的拖曳绞车卷筒的旋转速度。当缆绳中间出现下垂时,通过增大动摩擦片与静摩擦片间的摩擦力,可使主轴及与主轴转速一致的拖曳绞车卷筒的旋转速度降低,使缆绳张紧。避免了由于缆绳中部下垂会接触水面或沉入海底使缆绳生锈而损坏的情况发生,从而延长了缆绳的使用寿命。又由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使缆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可准确知道缆绳实际放出的长度,从而提高了放绳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曳绞车用阻尼放绳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拖曳绞车用阻尼放绳机构包括主轴4,主轴4两端分别借助轴承2呈活动状安装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5上,主轴4的中间固定有与卷筒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轮3。主轴4的一端伸出在第二支架5之外,主轴4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支撑轴11,沿支撑轴11的外圆轴向均布有静摩擦片6,所述静摩擦片6与支撑轴7间固定在一起。相邻静摩擦片6间留有间隙。所述静摩擦片6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里端固定在第二支架5上,所述支撑杆7与所述支撑轴11间均布有动摩擦片10,所述动摩擦片10的数量与所述间隙的数量相等且对应,所述动摩擦片10的外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7上,另一端伸入相应的两个静摩擦片6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支撑杆7的外端套有气囊9,气囊9外面有压紧片8。拖曳绞车在放绳过程中,可根据外推力来控制动摩擦片10与静摩擦片6间的摩擦力大小,进而掌控主轴4以及与主轴4转速一致的拖曳绞车卷筒的旋转速度。当缆绳中间出现下垂时,通过增大动摩擦片10与静摩擦片6间的摩擦力,可使主轴4及与主轴4转速一致的拖曳绞车卷筒的旋转速度降低,使缆绳张紧。
为便于消除阻尼作用,在与所述间隙对应的那段支撑杆7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21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