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天车打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2301.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叶伟;熊自勇;王伟;贺永吉;易吉龙;普俊彪;史承良;李鑫鸿;魏富华;吴豹;柏卫宏;陈志荣;周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4308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天车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电解天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合理、方便检修更换的铝电解天车打壳机构。
背景技术
在铝电解生产中,其作业环境为高温、高粉尘、强磁场,如何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铝电解多功能天车主要设计有打壳、更换阳极、下极上料、出铝、抬阳极母线等多种功能,如果单个机构中某一部件存在一定的缺陷将会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油缸驱动移动框架沿打壳机构的固定架轨道槽升降运动,内导向轮在轨道槽内滑动,为了防止其发生轴向移动,现有技术的内导向轮轴的轴端采用压盖结构(见图1,用螺栓固定)限制内导向轮的移动。内导向轮设置于在固定架和移动架之间,固定架为密封矩形结构,无法直接看到内导向轮轴压盖的磨损情况;如果压盖螺栓松动或断裂,只有将打壳机构拆解开才能进行更换,给正常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为此,开发一种能够方便日常观察与维修的铝电解天车打壳机构内导向轮轴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检修更换的铝电解天车打壳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固定架、移动架、内导向轮,移动架通过内导向轮与固定架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的内导向轮的内导向轮轴为一体结构的带轴肩内导向轮轴。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天车打壳机构的内导向轮轴结构,采用一体结构带轴肩的内导向轮轴,提高了内导向轮轴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在打壳机构的固定架上设置检查孔和维修孔,方便了内导向轮轴的检修和更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方便检修更换,能够有效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了设备故障率,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导向轮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A为轴身,B为压盖);
图2本实用新型中内导向轮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C-C向半剖示意图;
图6为图4中E向面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内导向轮轴,3-检查孔,4-维修孔,5-移动架,6-内导向轮,7-压盖,8-轴肩,9-轴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架1、移动架5和内导向轮6,移动架5通过内导向轮6与固定架1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的内导向轮6的内导向轮轴2为具有轴肩9的一体结构内导向轮轴。
所述的轴肩9倒角为15°~45°。
所述的固定架1导轨槽内壁开设检查孔3,固定架1与移动架5配合面的对侧面开设维修孔4。
所述的固定架1两侧导轨槽内壁均开设检查孔3。
所述的检查孔3为圆孔或长圆孔。
所述的维修孔4为长圆孔。
所述的检查孔3、维修孔4等高设置或检查孔3与维修孔4错位设置。
所述的检查孔3、维修孔4距地面1.5~1.8m。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铝电解天车打壳机构采用新结构的内导向轮轴2,为轴肩8、轴身9一体结构,结构强度更可靠,避免了螺栓固定的压盖7易损坏的问题。在固定架1的轨道侧开设了检查孔3、在固定架1与移动架5配合面的对侧面开设维修孔,这样可以随时检修、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可以随时检查内导向轮轴的磨损情况;
2、维护、更换方便,提高了天车的操作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2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