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3714.2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3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张富根;张建华;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A01B7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扶拖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属于手扶拖拉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扶拖拉机具有重量轻、机型小巧、操作灵活、适应性强等优点,配上不同的农机具,可进行犁耕、旋耕、平整、碎土等多种田间作业。而配套手扶拖拉机的耕耘尾轮总成由轮圈、轮毂、尾轮轴、轴承及油封座、防尘罩以及尾轮叉构成,轴承、密封圈和油封座依次安装在尾轮轴和轮毂之间,防尘罩和尾轮叉安装尾轮轴上,轴承通过尾轮轴的轴肩和安装在轮毂内的轴套定位。因此尾轮除起支承作用外,还可以借助尾轮偏转后产生的侧向力协助转向,同时在耕种作业时,还可通过调节尾轮的高度来控制手扶拖拉机的耕深。
常规的轮圈是由两个内翻呈盆形结构的辐板焊合而成,辐板的翻边的连接处为平面,因焊缝与两辐板翻边的连接面较小,而轮圈与地面是硬接触,很容易将焊缝磨损掉,使轮圈开裂,早期损坏严重。为此,目前在两辐板翻边的连接处内折构成V形槽,以增加了焊缝与两辐板翻连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及焊缝深度,因此轮圈的磨损不再是焊缝的磨损,也解决了轮圈早期损坏严重的问题。但由于轮圈采用焊接工艺,尾轮焊合件平稳性差,特别是焊缝处不够平滑,在行驶时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耐磨性,减少震动,提高尾轮行驶平稳性的用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包括由两个向内翻边的辐板焊合而成的轮圈和固定在轮圈中部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沿径向周边及其两侧板上具有一体的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在轮圈沿径向周边及其两侧板上具有一体的橡胶层,可通过橡胶层对轮圈径向的焊缝进行保护,通过弹性人橡胶层能提高轮圈的耐磨性,减少轮圈行驶时的震动,特别是在路面行驶时,不易造成轮圈的磨损和开裂,有效的提高了尾轮的使用寿命,提高尾轮行驶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的尾轮既能用作耕耘尾轮又能用作运输尾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橡胶层,2—轮圈,3—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手扶拖拉机的尾轮,包括由两个向内翻边的辐板焊合而成的轮圈2和固定在轮圈2中部的轮毂3,轮毂3两侧设有轴承孔,尾轮轴通过轴承支承在轮毂3上,该两辐板翻边的连接处构成V形焊缝,通过焊料添满在V形焊缝,以增加焊料与两辐板厚度和宽度,轮圈2沿径向周边及其两侧板上具有一体的橡胶层1,将焊接后的轮圈2与橡胶进行硫化工艺,将橡胶固定的连接在轮圈2上。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橡胶层1的厚度在3-8mm,该厚度最好控制在4-6mm,而轮圈2两侧的橡胶层1的长度在50~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3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