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炭化塔气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297.5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赖贵华;杨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少杰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C01B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2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炭化 塔气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炭化塔气封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使用活性炭的历史并不长,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活性炭在防毒面具大规模使用开始,逐渐在环境保护治理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活性炭的生产通常分为炭化和活化两个相对独立的工序。大家知道,物料在高温炭化的过程会产生分子量分布较宽的气态产物,通常称之为高温有机蒸气。如何避免高温有机蒸气泄漏而给环境造成污染是制取活性炭装置研发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为CN201120199121.5,专利名称为活性炭制备中采用自供热式双筒旋转炭化炉的炭化系统)公开了一种活性炭制备中采用自供热式双筒旋转炭化炉的炭化系统,特征在于燃烧装置,其具有进气口及出气口;双筒旋转炭化炉,其包括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位于第一转筒内的加热装置、驱动第一转筒及第二转筒旋转的驱动装置,第二转筒套在第一转筒之外;燃气-烟气回路结构,其包括位于炭化炉的多个开口及连接于炭化炉和燃烧装置之间的气体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燃气-烟气回路结构,使炭化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从该燃气-烟气回路结构进入燃烧装置中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从该燃气-烟气回路结构中进入炭化炉,对炭化炉内的原料进行加热进而炭化。上述炭化炉在高温条件下的两个转筒之间很难有可靠的密封,这些易燃、易爆有机蒸气会溢出引起安全事故,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性炭炭化塔气封装置,该装置能可靠防止物料在高温炭化的过程产生的易燃、易爆高温有机蒸气泄漏,保证安全生产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迷宫钢丝球填料气封,其特征在于:气封包括塔体、静环组件、动环组件、落料盘、托辊组件、钢丝球填料、通孔、迷宫槽。
所述迷宫槽安装在动环组件上,所述动环组件与落料盘连接,所述托辊组件承托落料盘围绕塔体中心轴线旋转。
所述钢丝球填料与静环组件连接,所述静环组件与塔体连接。所述静环组件加工有通孔,与钢丝球填料连通。
上述气封装置利用了落料盘的余热,加热钢丝球填料内的水形成蒸汽,在钢丝球填料内形成一个个细密的气室,在迷宫槽的配合下形成密封。能够有效地防止高温有机蒸汽及粉尘泄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活性炭炭化塔气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活性炭炭化塔气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1-塔体 2-落料盘 3-托辊组件
4-静环组件 5-钢丝球填料 6-动环组件 7-通孔
8-迷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活性炭炭化塔气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封包括塔体1、静环组件4、动环组件6、落料盘2、托辊组件3、钢丝球填料5、通孔7、迷宫槽8。
所述迷宫槽8安装在动环组件6上,所述动环组件6与落料盘2连接,所述托辊组件3承托落料盘2围绕塔体1中心轴线旋转。
所述钢丝球填料5与静环组件4连接,所述静环组件4与塔体1连接。所述静环组件4加工有通孔7,与钢丝球填料5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少杰,未经施少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2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