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的动力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048.X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迅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7/02 | 分类号: | F02M2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动力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通常涉及到一种用于汽车的动力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当今世界性能源紧缺,燃油价格不断攀升,汽车、船只、燃油炉及一切內燃机所排放的废气成了世界性的主要污染源头,现有的汽车的动力提升大多采用增氧助燃方式,如中国专利(CN200920050776.9)该专利公了一种利用臭氧助燃技术提升汽车运行动力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管道式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用于产生臭氧气体的臭氧芯片,该臭氧芯片与控制电路连接,臭氧芯片上位于进气端处设置两个呈八字形对称安装的导流片,通过空气气流进入壳体时受导流片阻挡在导流片后方臭氧芯片的上下两表面产生涡流效应及臭氧芯片两端电压的大小调节臭氧产生量。本实用新型应用臭氧助燃技术,利用臭氧分子爆炸产生的能量促进汽缸内燃油的完整燃烧,使得燃烧环境接近理想的稀薄燃烧原理,从而达到提升动力节约燃料减少排放污染的目的。但这样结构复杂,安装不便,而且需要消耗电能,采用消耗能量的方式去获取能量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我研制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动力提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动力提升装置,它采用特殊稀有固态材料自动物理催化燃油,促使燃油分子团超细微化,将燃油进入喷射装置前由液态催化为半汽化态,从而达到完美的燃油改质效果,并同时自动增加空气中的氧、氢含量,使燃烧更彻底。使汽车的提升动力10﹣20%,并能同时大幅降低內燃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彻实有效地解决内燃机(包括:汽车、船只、工程机械)的节能减排。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的动力提升装置,该装置连接于发动机前端的输油管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采用金属板材制成中空的圆筒状;
一输入接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一端;其具有向外延伸出一定长度的输入管;
一输出接头,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其具有向外延伸出一定长度的输出管;
一活化内芯体,其为颗粒状并填充于所述外壳内部;以形成供液体通过的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化内芯体是采用稀有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化内芯体由钛、锆、铪、钽、钨、钼、钒、铼和锝的任一种或上述材料的任意组合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管接头和输出管接头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管接头与输入管制成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出管接头与输出管制成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它具备结构简单、牢固,制造成本低,拆装操作方便,高效节能、具有很好可靠性和安全性。它采用特殊稀有固态材料自动物理催化燃油,促使燃油分子团超细微化,将燃油进入喷射装置前由液态催化为半汽化态,从而达到完美的燃油改质效果,并同时自动增加空气中的氧、氢含量,使燃烧更彻底。使汽车的提升动力10﹣20%,并能同时大幅降低內燃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彻实有效地解决内燃机(包括:汽车、船只、工程机械)的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中的用于汽车的动力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 、 “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迅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迅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