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及应用该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074.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3 | 分类号: | B60R21/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气囊 安装 模块 应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全气囊模块都是通过螺钉安装于车辆的方向盘上,因此在安装安全气囊时,操作人员需要在方向盘的两侧打螺钉与安全气囊模块固定。具体地,在安装安全气囊模块时,先在安全气囊的一侧打螺钉,再在安全气囊的另一侧打螺钉。因此,现有的安全气囊结构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在其两侧分别打螺钉容易导致安全气囊模块与方向盘之间左右间隙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安装且安装精度高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
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包括模块主体及设于该模块主体内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邻近该模块主体的一面设置,该安全气囊安装模块还包括多个卡扣,所述卡扣呈规则设置于该气囊主体的另一相对面,所述卡扣用于卡固于车辆的方向盘上。
优选的,所述卡扣由弹性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卡扣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的,每一所述卡扣均包括弹性臂及卡隼,所述弹性臂连接该模块主体及所述卡隼。
优选的,所述方向盘包括多个卡接组件,每一卡接组件均包括下塑件支架、上塑件支架及弹簧,所述弹簧可压缩地设于所述下塑件支架与所述上塑件支架之间,该模块主体抵压于所述上塑件支架上并推动所述上塑件支架压缩所述弹簧,所述卡隼与所述下塑件支架卡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方向盘及安装于该方向盘上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该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包括模块主体及设于该模块主体内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邻近该模块主体的一面设置,该安全气囊安装模块还包括多个卡扣,所述卡扣呈规则设置于该气囊主体的另一相对面,所述卡扣用于卡固于该方向盘上。
优选的,所述卡扣由弹性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卡扣的材质为橡胶。
优选的,每一所述卡扣均包括弹性臂及卡隼,所述弹性臂连接该模块主体及所述卡隼。
优选的,所述方向盘包括多个卡接组件,每一卡接组件均包括下塑件支架、上塑件支架及弹簧,所述弹簧可压缩地设于所述下塑件支架与所述上塑件支架之间,该模块主体抵压于所述上塑件支架上并推动所述上塑件支架压缩所述弹簧,所述卡隼与所述下塑件支架卡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组装车辆的过程中,只需将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压合于方向盘上,直至卡扣与方向盘的下塑件支架卡合,车辆便组装完毕。因此,本发明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不仅组装方便,而且组装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应用于车辆上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车辆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100,包括一方向盘10及一安装于方向盘10上的安全气囊安装模块20。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方向盘10上设有多个卡接组件12,所述卡接组件12呈规则排列。每一所述卡接组件12均包括一下塑件支架121、一与下塑件支架121相对设置的上塑件支架123及一夹持于下塑件支架121与上塑件支架123之间的弹簧125。下塑件支架121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1212,上塑件支架1232上开设有一第二通孔1232,第一通孔1212与第二通孔1232同轴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4,安全气囊安装模块20包括一模块主体21、设于模块主体21内的安全气囊(图未示)及多个设于模块主体21上卡扣23。安全气囊邻近模块主体21的一面设置,所述卡扣23呈规则排列设置于模块主体21的另一面上。所述卡扣23由弹性材质制成,如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等。所述卡扣23的数量与所述卡接组件12的数量一致,分别用以插入第一通孔1212及第二通孔1232并与下塑件支架121卡持。每一所述卡扣23均包括一卡隼232及一连接所述卡隼232与模块主体21的弹性臂234,卡隼232用于与下塑件支架121卡合。
在组装车辆100时,可参照如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烟气冷凝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