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7935.7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70 | 分类号: | H01R4/7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缆接线头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简便实用的线缆连接方式是将两条线缆的端部通过绝缘胶带绑扎在一起,以实现线缆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成本低,效率高,在对线缆连接强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广泛应用。
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也存在抗拉能力特别弱的问题。绝缘胶带的粘合力有限,较小的拉力即可使连接部位断开,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随这绝缘胶带的老化,绝缘胶带的粘合力逐渐变弱,最终可能导致线缆端部裸露,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为线缆连接部位提供防护的接线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接线筒,包括垂直圆筒体和水平方筒体;水平方筒体包括位于左端的左穿线段、位于又端的右穿线段以及设置于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之间的垂直圆筒容纳段,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分别与垂直圆筒容纳段连通,垂直圆筒容纳段的顶部开口;垂直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垂直圆筒体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对称的穿线孔,垂直圆筒体设置于垂直圆筒容纳段内,垂直圆筒体的顶部凸出于水平方筒体的外表面,穿线孔的高度与左穿线段和右穿线段的高度相同。
工作原理如下:
将用绝缘胶带绑扎的线缆贯穿水平方筒体,移动水平方筒体或线缆,使线缆的连接部位处于垂直圆筒体中,然后转动垂直圆筒体,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压在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与垂直圆筒容纳段的内表面之间,实现线缆的固定。
垂直圆筒体的顶部设置有透明塑料盖,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塑料盖观察到连接部位是否进入垂直圆筒体中。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线缆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同时固定住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使线缆具备一定的抗拉能力,大大提高了绝缘胶带绑扎线缆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穿线孔的两侧设置有圆弧过渡体,圆弧过渡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穿线孔的内表面连续。
设置圆弧过渡体,可以避免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尖角接触,从而保证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不会被磨破。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半圆槽。
在旋转垂直圆筒体时,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被压在半圆槽中,可以防止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上下窜动,增加固定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软橡胶条,软橡胶条的高度与所述半圆槽的高度相同。
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通过软橡胶条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被压在半圆槽中。软橡胶条的设置增大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了抗拉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圆筒容纳段的顶部开口处间隔设置有多段外摩擦条,所述垂直圆筒体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多段内摩擦条,外摩擦条和内摩擦条的高度相同。
在线缆贯穿本实用新型后,旋转垂直圆筒体压紧线缆,此时,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接触。如果线缆受较大的拉力,会使垂直圆筒体向回旋转,此时线缆被拉直,连接部位直接受力,容易被拉断。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垂直圆筒体向回旋转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拉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可以对线缆的连接部位进行防护,同时固定住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使线缆具备一定的抗拉能力,大大提高了绝缘胶带绑扎线缆的安全性;
2.设置有透明塑料盖,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塑料盖观察到连接部位是否进入垂直圆筒体中,使用方便;
3.设置圆弧过渡体,可以避免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尖角接触,从而保证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不会被磨破,提高了安全性;
4.设置软橡胶条,增大了连接部位两端的线缆与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了抗拉能力;
5.设置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内摩擦条与外摩擦条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增加了垂直圆筒体向回旋转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了抗拉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7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滑动折叠集装箱
- 下一篇:一种经氨基有机硅改性漆酚光固化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