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助于尾矿快速干堆的低成本尾矿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213.3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邱崇栋;李光明;苏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030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助于 尾矿 快速 低成本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选矿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尾矿浆的脱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投资低廉,运行可靠,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助于尾矿快速干堆的低成本尾矿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山的选矿过程中,尾矿脱水是选矿厂必须的一个工艺流程,不仅能够有效地对尾矿进行再利用,提高尾矿的回收率,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较好地对环境进行保护。现有技术的尾矿脱水一般采用尾矿库自然沉降脱水和机械强制脱水,近年来推行的尾矿干堆技术基本上采用机械强制脱水堆放。尾矿库自然沉降脱水占地面积大,地理条件要求高,初期投资大;机械强制脱水虽然初期投资较小,但需要提供电能,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需要更换设备易损件,所以运行成本高。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投资低廉,运行可靠,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助于尾矿快速干堆的低成本尾矿脱水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投资低廉,运行可靠,能较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助于尾矿快速干堆的低成本尾矿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低成本尾矿脱水设施包括给矿装置、沉降脱水池、脱水装置、收水沟、集水池,所述的沉降脱水池按照矿浆的自由流动方向来设置;沉降脱水池上游设置给矿装置,下游依次设置脱水装置、收水沟、集水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沉降池脱水和压差脱水装置脱水相结合,浓缩后的尾矿浆经渣浆泵输送到沉降脱水池上游端,通过给矿支管进入沉降脱水池,进入沉降脱水池的矿浆首先经过自然沉降,细粒级难以沉降的矿浆流动到压差脱水装置处,被脱水装置的土工膜阻隔,由于存在压力差,水透过脱水装置的土工膜、中弱风化石、钢筋石笼后进入收水沟,再汇集到集水池,集水池里的水可回用或外排,细粒矿砂则留在沉降脱水池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投资低廉,运行可靠,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投资成本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脱水装置(3)的工作状态主剖视示意图;
图4为钢筋笼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给矿装置,11-给矿主管,12-给矿支管,2-沉降脱水池,3-脱水装置,31-土工膜,32-粗砂,33-中弱风化石,34-钢筋笼,35-块状石头,4-收水沟,5-集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所述的有助于尾矿快速干堆的低成本尾矿脱水装置,包括给矿装置1,沉降脱水池2,脱水装置3,收水沟4,集水池5,所述的沉降脱水池2按照矿浆的自由流动方向来设置;沉降脱水池2上游设置给矿装置1,下游依次设置脱水装置3、收水沟4、集水池5。
所述的脱水装置3包括土工膜31,粗砂32,中弱风化石33,钢筋笼34,块状石头35,所述的中弱风化石33设置于钢筋笼34上游的下方坡处;所述的粗砂32设置于中弱风化石33之上;所述的土工膜31设置于粗砂32与细粒尾矿砂之间;所述的钢筋笼34相互之间固接。
所述的脱水装置3之中弱风化石33填筑高度2~6米,并压实。
所述的脱水装置3之块状石头35置于钢筋笼34里。
所述的脱水装置3之钢筋笼34的大小与沉降池的面积相适应,其高:宽:长为1:2:4,也可以根据沉降池的大小和深度自行确定。
所述的脱水装置3之块状石头35的大小为钢筋笼34之孔的1.5~2.5倍。
所述的沉降脱水池2之面积大小与实际尾矿量和尾矿粒级相适应,可按
1~4个月的储存量来设置;也可设置两个沉降池,一大一小,小池作为连续生产的备用池。
所述的沉降脱水池2设置为铲装设备可以进入池内作业,或在池边完全地挖出尾矿。
所述的收水沟4、集水池5设置于脱水装置3下游坡前,能完全地将水收集和贮存。
所述的给矿装置1设置多件给矿支管12,且总流量大于尾矿浆入口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沉降池脱水和脱水装置脱水相结合,浓缩后的尾矿浆经渣浆泵输送到沉降脱水池上游端,通过给矿支管进入沉降脱水池,进入沉降脱水池的矿浆首先经过自然沉降,细粒级难以沉降的矿浆流动到脱水装置处,被脱水装置的土工膜阻隔,由于存在压力差,水透过脱水装置的土工膜、中弱风化石、钢筋石笼后进入收水沟,再汇集到集水池,集水池里的水可回用或外排,细粒矿石则留在沉降脱水池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安全方便温度计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