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天炉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765.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冬;于宝林;周岳;金一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双收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22 | 分类号: | F27B1/2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天炉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冲天炉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冲天炉,是铸造生产中熔化铸铁的重要设备,将铸铁块熔化成铁水后浇注到砂型中待冷却后开箱而得到铸件。冲天炉是一种竖式圆筒形熔炼炉,分为前炉和后炉。前炉又分为出铁口,出渣口,炉盖前炉缸和过桥。后炉又分为三个部分,顶炉,腰炉和炉缸。腰炉与热风围管分开,修炉之后合上,用泥巴密封。顶炉上是热交换器。主要用于铸铁件生产,也用以配合转炉炼钢,因炉顶开口向上,故称冲天炉。冲天炉送排出的烟气具有很高的温度,一般直接排放或者经过处理后排放,回收利用的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天炉余热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冲天炉余热回收装置,设置在冲天炉上部,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自外到内多个两端开口的空心椭圆水套;中心水套形状呈橄榄状;所述空心椭圆水套之间的缝隙形成烟道;进水口连接在最外层空心椭圆水套下部,出水口连接在所述中心水套的上部。
作为优化,所述空心椭圆水套以及中心水套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横向的水管连通。所述最外层空心椭圆水套上部连接有烟筒。所述空心椭圆水套共有4层。
本实用新型冲天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多个两端开口的空心椭圆水套之间形成多层烟道,对冲天炉的余热进行吸收;该设计增加了烟气通道的表面积和长度;增加了水套对余热的吸收,提高了冲天炉余热的利用率。同时进水口连接在最外层水套下部,出水口连接在所述中心水套的上部,保证了水流循环,增强了余热的回收。各个水套通过至少一根横向的水管连通。有助于各个水套之间的水流流动。最外层水套上部连接有烟筒有助于烟气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冲天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冲天炉余热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设置在冲天炉1上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自外到内四个两端开口的空心椭圆水套2;中心水套3形状呈橄榄状;空心椭圆水套2之间的缝隙形成烟道;进水口4连接在最外层空心椭圆水套2下部,出水口5连接在中心水套3的上部。空心椭圆水套2以及中心水套3之间通过至少一根横向的水管6连通。最外层空心椭圆水套2上部连接有烟筒7。
通过四个两端开口的空心椭圆水套2之间形成多层烟道,以及空心椭圆水套2和中间水套3形成的烟道;对冲天炉1的余热进行吸收;该设计增加了烟气通道的表面积和长度;增加了水套对余热的吸收,提高了冲天炉余热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双收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双收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7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胎内置防爆轮辋
- 下一篇:一种16×4.0电动三轮车外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