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发盘密封固定结构的玻璃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772.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增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宏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发 密封 固定 结构 玻璃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具体是一种改进发盘密封固定结构的玻璃水壶。
背景技术
采用玻璃作为水壶的壶身有着优良的性能及优点,包括壶身内加热液体的可视性,玻璃的优良稳定性等,因此受到了市场的喜爱。目前,有很多玻璃壶身的水壶专利已经公开,大体上,第一类为整个玻璃壶身的技术方案,包括在玻璃壶身底部加装电热膜或者电磁传导的金属片;第二类为仅仅采用玻璃壶身的方案,此时,底部需要一个电加热器,一般为电热管或者电热盘,此方案比起上述电热膜方案来说,加热功率可以更大,适合快速烧水。此方式下,玻璃壶身本身无底,发热盘作为壶底的一部分,采用胶粘密封的方法固定连接,此方法虽然牢固可靠,但需要进口该特种粘胶外,还需要让粘胶剂固化一周时间,这段时间内不能移动产品,导致生产需要大量的加工空间存放产品,影响厂房利用率。同时胶粘剂有严格温度控制,一旦用户发生干烧现象,胶粘剂融化即失去密封功能,令水壶发生漏水报废,同时胶粘结构还容易给人一种不牢靠,不耐用的错觉,影响市场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的一种改进发盘密封固定结构的玻璃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改进发盘密封固定结构的玻璃水壶,其包括无底玻璃壶身及安装在其底部的壶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底外缘设有若干由壶内向壶外延伸的拉片,壶底与玻璃壶身之间安装密封圈后,若干拉片向外拉伸挤压密封圈,并由扎带将拉片的外延部分绑扎在玻璃壶身外的限位槽内,所述壶底的下表面紧贴安装有发热盘。
所述的壶底与拉片由不锈钢板材一体冲压而成,若干拉片均匀阵列分布在壶底的外缘上。
所述的拉片末端向外翻折有防脱倒扣卡置在扎带上。
所述的扎带为带自锁扣的金属扎带。
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底座部分及筒身部分,其底座部分置于壶身下端面与壶底之间,其筒身部分置于壶身内壁与壶底之间,所述的筒身上设有至少一圈防水凸圈。
所述密封圈的底座部分带有截面呈“C” 字状的卷边,卷边向下翻折。
所述的扎带与壶身的限位槽之间还衬垫有防滑圈。
所述防滑圈截面呈“L”形、圆形、或四边形。
所述防滑圈截面呈“L”字,C”字形、圆形或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设置在底座上的拉片向外产生拉力挤压密封圈产生密闭效果,结构简单新颖、可靠,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不使用玻璃胶密封,所以生产时不用等待玻璃胶凝固,半成品不占用生产空间,降低生产周期,不存在玻璃胶食品卫生认证问题,提升产品合格率。3)扎带捆扎式安装固定壶底与壶身,生产工序简单,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改进发盘密封固定结构的玻璃水壶,其包括无底玻璃壶身1及安装在其底部的壶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壶底2外缘设有若干由壶内向壶外延伸的拉片21,壶底2与玻璃壶身1间安装密封圈3后,若干拉片21向外拉伸挤压密封圈3,并由扎带4将拉片21的外延部分绑扎在玻璃壶身1外的限位槽11内,所述壶底2的下表面紧贴安装有发热盘5。加热时发热盘产生热量通过金属壶底的传导进入壶内对水体加热。
所述的壶底2与拉片21由不锈钢板材一体冲压而成,若干拉片21均匀阵列分布在壶底的外缘上。其中拉片可以设计成梯形、长方形等形状,只要延伸出壶底外缘即可。
所述的拉片21末端向外翻折有防脱倒扣22卡置在扎带4上。倒扣的设计在于固定扎带与拉片间的相对位置,避免因扎带松动导致拉片向下滑动发生密封圈泄漏。
所述的扎带4为带自锁扣41的金属扎带。
所述的密封圈3包括底座部分31及筒身部分32,其底座部分置于壶身下端面与壶底之间,其筒身部分置于壶身内壁与壶底之间,所述的筒身上设有至少一圈防水凸圈33。
所述密封圈3的底座部分31带有截面呈“C” 字状的卷边34,卷边向下翻折。卷边能增加底座部分的厚度,使密封圈具有足够的变形范围,充分填充壶底与壶身间的相对空隙,保证产品的密封性能。
所述的扎带4与壶身的限位槽11之间还衬垫有防滑圈6。
所述防滑圈6截面呈“L”字,C”字形、圆形或四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宏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宏泽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