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钟钟面框与钟盘的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0415.1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3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余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汇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9/14 | 分类号: | G04B1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钟 钟面框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钟钟面框与钟盘的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583787X,是本申请人早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的一种“挂钟钟壳(本申请称:钟面框)与钟盘的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将卡扣改变成独立部件联接扣后,克服了原卡扣拆卸不便,易形成死扣的缺陷。组装时,只需稍加压力就能将联接扣的凸块压入通槽内,并使联接扣L形竖直部分的台阶顶推钟面框内折边,实现钟面框与钟盘的牢固联接,拆卸时,只需用一字型螺丝刀撬一下联接扣的斜边,即可卸下联接扣而分离钟面框与钟盘。但是,该联接结构还是存在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制造费用有待进一步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新提供一种挂钟钟面框与钟盘的联接结构,该联接结构具有可靠性更高、制造费用更低的优点。
这种挂钟钟面框与钟盘的联接结构,包括钟盘、钟面框和联接扣,该联接扣是一个截面为L形的独立部件,其L形水平部分的底壁上具有一凸块;与该凸块相匹配,在所述钟盘的底壁上具有一通槽,其特征是:在所述凸块前方的壁上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凹体,与该凹体相匹配,在所述通槽前方的钟盘底壁上具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凸体。
作为优选,所述凹体、凸体的外轮廓呈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凹体设置在联接扣底壁的横向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凹体、凸体上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匹配连接的螺纹连接孔。
有益效果:与改进前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凸块和通槽配合结构的前方增设凹体和凸体结构后,好比又加了一道保险扣,凹凸相嵌,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让使用者更为放心。再则,利用相嵌结构,可减薄联接扣和钟盘底壁,减少耗材,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
为加深理解,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联接扣10,台阶101,凸块102,斜边103,加强筋104;钟盘20,周向裙边201,缺口2011,通槽202,斜面2021,凸体203,凹体2031,螺纹连接孔203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圆形钟盘20周边均布有多个缺口2011,每一个缺口接纳一块联接扣10。该联接扣10的结构包括台阶101、凸块102、斜边103、加强筋104和凹体2031。其中:斜边103是一种选择性结构,实施时也可以采用直边结构;设置加强筋104的目的,是从厚度和节约用材角度考虑,如果强度允许也可以不设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新增创新点在于凹体2031与凸体203的增加,其它结构均与前述专利申请结构相似,因此,下面专对凹体2031与凸体203的结构进行展开说明。
该凹体2031(由于自下往上观察,其内部为一个接纳凸体的凹腔,故称凹体)位于凸块102的前方,其内部的凹腔形状与凸体203的外轮廓形状相匹配。凸体203实际上也是一个具有内腔的凸出体,凹体2031、凸体203都是与本体同时注塑的注塑件。为增加凸块102与通槽202的联接可靠性,凹体2031的位置最好在联接扣10底壁的横向中部,当凹体2031、凸体203凹凸相嵌时,凸块102更加不会从通槽202内滑出。
凹体2031、凸体203采用圆形结构生产,主要考虑生产方便。
为更进一步提高联接可靠性,可在凹体2031或凸体203的同心线上分别设置螺纹连接孔2032,由螺钉将凹体2031和凸体203锁合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发明思路,任何受其启发而作出的简单变形结构,都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汇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汇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0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