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及散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1706.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3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羽;张青松;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讯强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5160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散热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散热片,尤指一种以封闭环形折边将热管固定于散热片上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与电子产品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电子产品在运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阻抗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积在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为不断升高的温度而损坏。因此,散热装置的优劣影响电子产品的运作甚巨。
目前,电子产品最常用的散热装置是通过将热管的一端接触会产生热的电子元件,另一端连接散热片,并以风扇对散热片进行散热。目前热管与散热片的结合方式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将热管与散热片上的通孔直接以紧配合的方式固定,惟这种结合方式,在热管穿过通孔时,容易造成热管及散热片因穿设拉扯产生热管表面刮伤或散热片变形,严重者甚至会造成通孔破裂。因此,这种结合方式的制造量率较低。第二种方式是将热管与散热片上的通孔以松配合的方式结合,在热管与散热片之间利用导热胶或锡膏填补空隙,采用这种方式,需在散热片上开设沟槽连通通孔,并在沟槽内填充导热胶或锡膏,先将热管穿过通孔后再加热使导热胶或锡膏融化成液状再冷却成固状,进而设在热管与散热片中,惟这种结合方式制程步骤多,且易造成多余导热胶或锡膏滴露于散热片上,造成视觉美观不佳及增加热阻抗,且从制造到完成品的时间较长,因此制造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封闭环形折边将热管固定于散热片上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散热片,包含一鳍片本体、一通孔以及一封闭环形折边,该通孔形成于该鳍片本体上,该封闭环形折边自该通孔的周围延伸出且具有一第一U形凸耳,该第一U形凸耳具有一第一开口;以及
一热管,具有一散热端以及一吸热端,该散热端与该吸热端相对,该散热端穿设于该通孔与该封闭环形折边中,该封闭环形折边通过冲压使第一U形凸耳的该第一开口缩小,并使得该封闭环形折边以紧配的方式将该散热端固定住。
该封闭环形折边还具有一第二U形凸耳,该第二U形凸耳具有一第二开口,该封闭环形折边通过该冲压使该第二U形凸耳的该第二开口缩小。
该第一U形凸耳与该第二U形凸耳相对。
该散热片还包含一凹槽,其形成于该鳍片本体上,该吸热端固定于该凹槽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鳍片本体;
一通孔,形成于该鳍片本体上;以及
一封闭环形折边,自该通孔的周围延伸出且具有一第一U形凸耳,该第一U形凸耳具有一第一开口。
该封闭环形折边还具有一第二U形凸耳,该第二U形凸耳具有一第二开口。
该第一U形凸耳与该第二U形凸耳相对。
还包含一凹槽,其形成于该鳍片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以封闭环形折边搭配冲压制程将热管固定于散热片上。组装人员可先将热管的散热端以松配合的方式穿设于散热片的通孔与封闭环形折边中,再对封闭环形折边进行冲压。在封闭环形折边被冲压后,封闭环形折边的U形凸耳的开口即会缩小,使得封闭环形折边以紧配的方式将热管的散热端固定住。如此,即可使热管与散热片紧密地结合,且提高散热装置的制造量率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在冲压制程前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的前视图;
图5为图4中的散热装置在冲压制程前的前视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在冲压制程前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1'散热装置;10、10'散热片;12热管;100鳍片本体;102通孔;104、104'封闭环形折边;106凹槽;120散热端;122吸热端;1040第一U形凸耳;1042第二U形凸耳;1044第一开口;1046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1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1在冲压制程前的爆炸图,图4为图1中的散热装置1的前视图,图5为图4中的散热装置1在冲压制程前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讯强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讯强电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1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维定位钻床
- 下一篇:一种金属3D打印快速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