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三维接触力矩阵传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2254.X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5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殿春;杨俊友;温明亮;胡俊;孙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8 | 分类号: | G01L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周智博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三维 接触 力矩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压力分布检测的接触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压力分布检测可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座椅舒适度分析,足部对地面压力分析,患者行走时的支撑力分析等领域。可在汽车及康复医疗领域利用分析的数据优化设计座椅形状,预测患者行走状态,改进患者康复训练策略。已有的国内200810018554.9公开了基于导电橡胶的柔性接触力矩阵传感器。导电橡胶材料是将炭黑、金属粉末等导电物质掺杂到橡胶中,外力变化改变分散在橡胶中导电粒子的密度从而改变电阻。其电阻变化呈非线性趋势,且在外力的影响下变化幅度较大,通常应用于开关量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三维接触力矩阵传感装置,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方式所存在的线性度差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接触力矩阵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由上层柔性PCB连接板,下层PCB连接板,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构成;柔性PCB连接板位于装置的上端,工作时与外部施加力物体接触,下层PCB连接板设置在装置的下端,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设置在上层柔性PCB连接板与下层PCB连接板之间,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均为两块面状 结构搭接在一起的人字形屋脊状结构,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的顶端均通过公共导线与上层柔性PCB连接板连接,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的底端通过导电粘合剂固定在下层PCB连接板上;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之间排列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正交布置;在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的内侧贴有ITO薄膜;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与其内侧的ITO薄膜组成x方向柔性测力单元,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与其内侧的ITO薄膜组成y方向柔性测力单元。
多个x方向柔性测力单元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组成x轴线测力部分,多个y方向柔性测力单元也排列在同一直线上组成y轴线测力部分,并且x轴线测力部分与y轴线测力部分正交排列,组成矩阵式测力结构,在该矩阵式测力结构中,x方向柔性测力单元与y方向柔性测力单元交替设置。
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由硅胶制备,ITO薄膜通过普通粘合剂固定在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上。
所有在同一直线上的x方向柔性测力单元和y方向柔性测力单元的顶端通过上层柔性PCB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并与后端信号调理单元连接。
x方向柔性导向装置和y方向柔性导向装置与下层PCB连接板之间的接触点与后端调理单元连接。
公共导线为去绝缘皮铜线,公共导线与ITO薄膜连接。
在ITO薄膜的顶端开有V型口。
ITO薄膜的顶端形成两个接触点,两个接触点位于V型口两侧,两个接触点通过公共导线与上层柔性PCB连接板连接。
上端左侧公共点,上端右侧公共点与相邻的ITO薄膜等效电阻组成一个测垂直于水平y方向测力单元及水平x方向测力单元;每两个底端接触点与相邻的ITO薄膜等效电阻组成一个垂直方向测力单元。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基于硅胶材料的柔性基板作为压力形变的材料,在槽的内部贴ITO薄膜。压力的变化引起ITO薄膜接触面的变化。此种方式可使得压力与传感器电阻的变化更趋于线性化,方便调理电路设计。
2,本实用新型中柔性支持材料、ITO导电薄膜和柔性电路板均为弹性材料,允许按实际需求弯曲,其结构可以按照不同曲面弯曲检测不同曲面的三维接触力。
3,本实用新型接触力检测通过若干个接触力检测单元组成,方便裁剪成不同面积的接触力传感器。
4,本实用新型每个接触力检测单元都可以实现三维接触力解耦。即使是对针对曲面检测也可以实现对曲面切向方向的接触力检测。
5,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槽形状,硅胶材料固化剂掺杂比例及薄膜切割V槽(14)角度,获得不同柔性基板受力形变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Y方向分解前视图
图3电阻网络等效电阻俯视示意图
图4电阻网络等效电阻侧视示意图
图5传感器受到压力变化示意图
图6ITO薄膜形状与导线位置示意图
图7柔性导向装置模具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2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画半圆弧机器人沿直径发球电动机械训练器材
- 下一篇:壁蜂巢管开口计数包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