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022.6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6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泽;王娟;陈伟;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英泽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陈长庚 |
地址: | 050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肢 长骨 骨折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四肢长骨骨折进行复位的装置,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科治疗中,四肢长骨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手术方案中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内固定两种。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方案的优点是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骨折复位的质量高,然后采用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其缺点是需开放手术,手术创伤大,患者失血量多,骨折周围含有促进骨折愈合因子的血肿术中被清除,不利于骨折愈合;此外,由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分离骨折周围的肌肉等组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的优点是创伤小、患者失血量少、骨折周围含有促进骨折愈合的因子的血肿可被保留,术后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其缺点是由于闭合复位对医生的复位和固定技术要求高,骨折复位难度大,尤其是粉碎或侧方移位严重的骨折复位更加困难,手术时间长,X线透视剂量大。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在各种手术中的比例快速增长,为提高手术质量、加快恢复过程、减少患者痛苦提供了新的手段。因此,在骨科手术中,采用闭合复位的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在闭合复位的手术过程中,对于存在侧方移位的骨折复位困难,没有专用的器具,影响了复位的准确性和手术质量,成为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难题,至今没有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这种复位器能够对存在侧方移位的长骨骨折进行快速微创复位,提高复位的准确性和手术质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它包括外套筒、复位杆、复位头、导丝,外套筒内有中空腔室,外套筒的前端开口,复位杆位于外套筒的腔室内,复位杆与外套筒的腔室内壁为滑动配合,复位头后部的一侧通过固定轴与外套筒内壁连接,复位头后部的另一侧通过转动轴与复位杆的前端相连接,复位头的前部伸出外套筒的前端,复位杆的后部伸出外套筒的后端,复位杆的后端连接有推拉把手,外套筒的下部筒壁上有导丝孔,导丝孔沿着外套筒轴线,导丝孔为贯穿外套筒前后两端的通孔,导丝孔的直径与导丝相匹配。
上述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所述外套筒外壁的顶部有凹槽,凹槽沿着外套筒轴线,凹槽贯通外套筒外壁的前后两端,凹槽上覆盖一层硬膜,凹槽的槽宽与导丝的直径相匹配。
上述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所述外套筒内有弹簧,弹簧套在复位杆上,弹簧的一端与复位杆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卡在外套筒内壁上。
上述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所述复位头形状为斜面形或圆顿头,复位头上部有凹槽与外套筒外壁顶部的凹槽相连通。
上述四肢长骨骨折髓内复位器,所述外套筒的外径为5-20mm,外套筒的长度为150-700mm,复位头的长度为5-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筒可以植入在骨折长骨的一端髓腔内,通过推拉外套筒内的复位杆使复位头通过骨折处进入骨折断端对侧的髓腔内,拉动复位杆后端的推拉把手,使复位头拨动对侧的髓腔将对侧折断骨复位。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完成有侧方移位的骨折复位,而且对于同时存在侧方移位和旋转的骨折进行复位,同时纠正侧方移位和旋转移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存在侧方移位和旋转位移的长骨骨折进行快速微创复位,提高复位的准确性和手术质量,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闭合复位的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十分有效的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图3的连续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如下:长骨1、髓腔2、外套筒3、复位杆4、复位头5、固定轴6、转动轴7、推拉把手8、导丝孔9、凹槽10、硬膜11、弹簧12、导丝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筒3、复位杆4、复位头5、导丝13。
图中显示,外套筒3内有中空腔室,复位杆4位于外套筒3的腔室内,复位杆4可以在外套筒3的腔室内前后滑动。外套筒3的前端开口,复位头5安装在复位杆4的前端,复位头5的前部可以伸出外套筒3的前端开口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英泽,未经张英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0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