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358.2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陈俊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川深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20 | 分类号: | B65D85/20;B65D6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李海华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架,尤其涉及一种轧辊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轧辊是棒线材轧制的主要耗材,其由于体积大、重量大,且其价值高、易被损坏,故在将轧辊从车间转运到存储间以及从加工工厂转运到使用单位过程中合理地对其进行存放、定位对轧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在从加工工厂转运到使用单位时会采用木箱加内衬垫等对轧辊进行保护;但在生产工厂内的转运中,主要是通过推车进行转运,但这样在转运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对轧辊进行固定,从而容易对轧辊造成损伤;并且,将轧辊直接放置在推车上,这样推车上放置的轧辊数量也较少,从而转运效率非常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轧辊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对轧辊进行定位,从而便于转运,并保证轧辊的安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轧辊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形定位板,在定位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数组定位杆组,所述定位杆组包括呈V形分布的两定位杆;在定位板靠近其两端处分别设有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在定位杆上套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高度小于等于轧辊辊颈的截面半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利用一根长的连接螺杆将数个本定位装置串起来,并使相邻两定位装置的定位杆组相对;从而通过上下两定位杆组实现轧辊的定位,从而便于转运,并保证轧辊的安全;并且,通过本定位装置的组合,能够在一个推车上装载更多的轧辊,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板,2—定位杆,3—套管,4—连接螺杆,5—轧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一种轧辊定位装置,包括长条形定位板1,在定位板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数组定位杆组,所述定位杆组包括呈V形分布的两定位杆2;在定位板1靠近其两端处分别设有一通孔。
使用时,利用一根长的连接螺杆4将数个本定位装置串起来,并使相邻两定位装置的定位杆组相对;从而通过上下两定位杆组实现轧辊5的定位,从而便于转运,并保证轧辊5的安全;并且,通过本定位装置的组合,能够在一个推车上装载更多的轧辊5,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转运效率。
所述定位板1的横截面呈上小下大的楔形结构;这样在使用时,尤其是相邻两定位装置背向接触时,稳定性更好。在定位杆2上套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套管3;在装载轧辊时,使轧辊与托杆之间形成转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对轧辊造成的损伤,从而更好地对咋滚进行保护。所述定位杆2的高度小于等于轧辊辊颈的截面半径;这样上下两定位杆组能同时与轧辊接触,从而更好地将轧辊夹紧,从而更好地实现轧辊的定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深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川深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漆包机烘炉排废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钢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