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内水道的龙头出水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3530.4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闫喜梁;李刚;张信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方特卫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086 | 分类号: | E03C1/086;E03C1/08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水道 龙头 出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领域,特别指一种带有内水道的龙头,与其出水嘴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传统龙头的出水方式是利用龙头主体的中空部直接形成水道,然后通过出水管口上的起泡器出水,起泡器是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水龙头的出水管口上,这种中空部形成的水道,受水压冲击大,而且长期冷热水交替使用,对龙头主体本身的强度及表面电镀层寿命有影响,此外,该龙头主体较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虽然强度有保证但金属材料过水后会有重金属残留,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应用在饮用水上时会对人体有害,较不环保;另外这种结构的龙头主体单独使用热水时,由于金属材料导热快,致使龙头主体表面温度高接触时容易造成烫伤,为克服传统龙头结构上存在的不足,目前许多龙头采用内水道的结构,也就是龙头是由外壳和内水道组成的双层结构,使用起来更安全、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适配于这种带有内水道的龙头出水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配于带有内水道的龙头出水嘴结构,安装简单、快捷。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内水道的龙头出水嘴结构,包括有龙头外壳、内水道、接头、起泡器以及固定盖,该内水道穿设在龙头外壳内,内水道的中部设有通水孔,该内水道的后端与供水管连接,前端与接头铆接在一起,该接头的中部设有与内水道通水孔相通的孔,所述起泡器借助固定盖安装在接头的端口上。
所述接头的前端成型带有外螺纹的结合部,该结合部的根部凸出一外径略大的环凸缘,该环凸缘的中部开设有容置密封圈的密封槽。
该环凸缘的周沿间隔开设若干个缺口。
所述固定盖与接头螺接在一起,该固定盖的中部具有容纳起泡器的容腔,该容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
所述固定盖的底部设有限位挡沿。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龙头内水道的前端与一接头铆接在一起,并借助接头上环凸缘的结构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龙头外壳的出水端口上,而起泡器再通过固定盖安装在接头的端口上,以此组成本实用新型龙头出水嘴的结构,安装起来十分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内水道的龙头出水嘴结构,包括有龙头外壳1、内水道2、接头3、起泡器4以及固定盖5,该内水道2穿设在龙头外壳1内,内水道2的中部设有通水孔21,该内水道2的后端与供水管连接(图中未示出),前端与接头3铆接在一起,起泡器4借助固定盖5安装在该接头3的端口上。其中,
所述接头3的中部设有与内水道2通水孔21相通的孔31,前端成型带有外螺纹的结合部32,在该结合部32的根部凸出一外径略大的环凸缘33,该环凸缘33的中部开设有容置密封圈的密封槽34,又,该环凸缘33的周沿间隔开设若干个缺口35,该接头3借助环凸缘33的结构与龙头外壳1过盈配合固定在龙头外壳1的出水端口上。
所述固定盖5与接头3的结合部32螺接在一起,该固定盖5的中部具有容纳起泡器4的容腔51,该容腔51的内壁设有与接头结合部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又,该固定盖5的底部设有与龙头外壳1配合的限位挡沿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方特卫浴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方特卫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3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洗涤盆
- 下一篇:一种630V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工作电解液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