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溢流式弯张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656.3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房晋洪;郭林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 | 分类号: | G10K9/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 式弯张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深水工作能力的低频大功率发射换能器,特别是一种溢流式弯张换能器。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地实施远程探测,声纳系统使用的低频发射换能器的工作频带已经降低到100Hz~1kHz。在这个频带范围内,水声换能器一般带宽较窄、辐射阻较小,很难实现大功率、宽带发射。大多低频换能器都采用增大线性尺寸来获得低频性能,所以低频发射换能器的体积、重量都很大,制作成本较高,同时给换能器组阵带来不便。
在低频领域,弯张换能器是低频发射换能器中较重要的一类换能器,利用晶堆的纵向振动带动壳条产生弯曲振动,同时具备纵振换能器和弯曲换能器的优点。弯张换能器利用壳条的弯曲模态实现较低的频率,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积下实现大功率发射,获得了更大的重视。但弯张换能器的深水性能较差,随工作深度的增加,谐振频率会变高。以700Hz弯张换能器为例,深度100米时,其频率会上升至1000Hz左右,偏离预定工作频段,导致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溢流式弯张换能器,采用溢流结构形式的实现,使得溢流式弯张换能器具备深水工作的能力,换能器的性能不随水下工作深度的变换而变化。换能器采用壳条弯曲振动模态,实现低频工作。换能器腔体内采用耐压材料进行填充,提高了换能器的电声效率,实现大功率发射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溢流式弯张换能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第一弧形半壳、第二弧形半壳,第一弧形半壳两端分别与上端盖一端、下端盖一端固定安装,第二弧形半壳两端分别与上端盖另一端、下端盖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上端盖、下端盖、第一弧形半壳、第二弧形半壳构成一个弧形谐振腔;所述弧形谐振腔内设有耐压材料,耐压材料内设有晶堆,应力杆穿过晶堆,应力杆两端分别连接上端盖、下端盖;所述弧形谐振腔开设有用于溢流水的间隙。
所述第一弧形半壳、第二弧形半壳分别由:多个弧形壳条单元构成,多个弧形壳条单元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晶堆为水密处理后的晶堆。
所述上端盖、下端盖采用耐海水不锈钢材料制作。
所述弧形壳条单元采用耐海水不锈钢材料制作。
所述耐压材料采用硬质泡沫塑料。
本实用新型一种溢流式弯张换能器,有益效果如下:
1、端盖、弧形壳条单元采用耐海水不锈钢,水可以从壳条间隙进入换能器内部,形成溢流形式。溢流结构形式使换能器具备了深水工作能力。采用硬质泡沫塑料作为耐压顺性材料,使换能器在溢流状态下有较高的电声性能。
2、溢流式结构的弯张换能器受周围压力影响较小,可以实现深水工作。同时弧形谐振腔能构成一个最基本的声振动系统。先由电激励有源材料,使其辐射声波,声波经由谐振腔辐射到远场,由于谐振频腔率通常远低于激励源本身的谐振频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谐振腔对低频段的声信号进行放大,进一步实现换能器的低频特性。
3、溢流结构形式的实现,使得溢流式弯张换能器具备深水工作的能力,换能器的性能不随水下工作深度的变换而变化。换能器采用弧形壳条单元振动模态,实现低频工作。换能器腔体内采用硬质泡沫塑料进行填充,提高了换能器的电声效率,实现大功率发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溢流式弯张换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弯张换能器等效电路图。
图3是Ⅳ型弯张换能器等效电路。
图4是Ⅰ型弯张换能器等效电路。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弧形壳条单元振动的边界条件示意图。
图6为Helmholtz谐振腔示意图。
图7为Helmholtz谐振腔等效电路图。
图8为液腔式弯张换能器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溢流式弯张换能器,包括上端盖1、下端盖2、第一弧形半壳3、第二弧形半壳4,第一弧形半壳3两端分别与上端盖1一端、下端盖2一端固定安装,第二弧形半壳4两端分别与上端盖1另一端、下端盖2另一端固定安装。所述上端盖1、下端盖2、第一弧形半壳3、第二弧形半壳4构成一个弧形谐振腔。所述弧形谐振腔内设有耐压材料5,耐压材料5内设有晶堆6,应力杆8穿过晶堆6,应力杆8两端分别连接上端盖1、下端盖2。所述弧形谐振腔开设有用于溢流水的间隙。上端盖1固定连接电缆头7。
所述第一弧形半壳3、第二弧形半壳4分别由:多个弧形壳条单元构成,多个弧形壳条单元之间设有间隙。水可以从间隙进入溢流式弯张换能器内部,形成溢流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