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684.5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胡省安;闻福岳;黄子健;徐向南;宋林伟;王海明;唐军军;杨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可拆卸 吊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电力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电网也得到迅速发展,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网络规模也不断扩大。目前电网建设已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主要方向,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目标。
高压直流输电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输电方式,中国的直流输电工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无论从输送容量或输电距离都已成为直流输电第一大国。
随着直流输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直流输电换流阀设备亦向高电压、大容量发展,其结构越来越复杂,重量也在不断递增,现有的吊装手段均采用电动葫芦起吊阀模块、升降车升降人员分开进行装配,其装配精度与效率受到升降车的高度及数量限制,并没有专门用于换流阀设备安装的操作平台。原始方式对人员与设备安全无法有效的保证,更无法提高工作的效率,且要专业的人员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实现产品与人员有机结合装配,且拆卸、组装、运输方便,移动灵活,能够适应于所有现有直流换流阀产品的吊装装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所述吊装平台包括框架、支撑横梁、底板、内侧护栏和外侧护栏,所述支撑横梁平行设置在框架的中部,所述框架上设置底板,其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框架四周设置的所述内侧护栏和外侧护栏之间设有分别与所述支撑横梁平行或垂直的通道。
其中,所述支撑横梁两端设有内侧吊装环,所述支撑横梁设有间隔排列的托架。
其中,所述托架的数量为8个,包括工字钢和L型托板。
其中,在所述L型托板与吊装物之间设有柔性垫块。
其中,在与所述支撑横梁垂直的通道上设有与所述内侧吊装环相匹配的外侧吊装环。
其中,在设与所述支撑横梁垂直的通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万向轮。
其中,与所述支撑横梁平行的通道为非对称式设置;与所述支撑横梁垂直的通道为对称式设置。
其中,所述底板采用10mm×30mm木板铺设而成。
其中,所述框架为槽钢和工字钢通过焊接而成。
其中,所述吊装平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各部件均有自己固定的安装位置,组装方便不易出现安装错误。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各部件采用螺钉连接,并且均可拆卸,适用于不同阀塔吊装程序,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采用木板铺设底面,即减轻了整体重量,又降低了成本,且应用灵活。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采用工字钢、槽钢及木板,加工尺寸精准,加工制造方便,造价低。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将人员操作与设备运输集于一体,不受升降车数量及高度的限制,人员可在任何时间开展吊装工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保证了人员的操作空间,且充分考虑了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大大简化了直流阀塔吊装的操作流程。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采用万向轮,可随时转向及移动,方便转运换流阀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可拆卸吊装平台的侧视图;
其中:1、托架;2、通道;3、通道;4、通道;5、万向轮;6、外侧护栏;7、外侧护栏;8、内侧护栏;9、内侧护栏;10、外侧吊装环;11、支撑横梁;12、底板;13、内侧吊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路灯散热器
- 下一篇:导光板、导光板组件及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