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转管机枪早发火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6854.3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峰;邹义洪;艾川;刘科言;唐逸飞;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17/42 | 分类号: | F41A1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机枪 发火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转管机枪枪弹早发火机构。
背景技术
转管机枪的显著特点为射速快,可靠性高。但在转管机枪研制过程中,频繁出现枪弹早发火故障:枪机在复进动过程中、机头尚未正常完成闭锁,击针即打响枪弹,出现早发火故障。按照轻武器类相关标准,该类故障为六类故障,危及射手生命安全并造成零部件损坏,是不允许出现的故障。由于转管机枪的战术使命与转管火炮有重大区别,所以转管火炮上的一些炮弹防止早发火机构不便运用与转管机枪。而小口径转管机枪由于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枪弹早发火故障,致使可靠性达不到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适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防止转管枪机枪弹早发火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转管机枪早发火机构,包括:机匣,其为空心的圆柱形,在机匣的外圆周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枪机导轨槽,枪机导轨槽内安装有枪机,枪机包括旋转连接的机头和机体、以及套设在机体内的击针和设置在击针内的击针簧,击针尾翼左脚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凸起;所述枪机导轨槽内设置有挂机反斜面、击针复位导槽和机头导槽;所述机体上设置有R型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转管机枪早发火机构结构简单、实用,达到了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击针尾翼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击针;2-机匣;21-枪机导轨槽;3-机体;4-R型导槽;5-挂机反斜面;
6-击针复位导槽;7-机头导槽;8-击针尾翼左脚;9-击针尾翼右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转管机枪早发火机构,包括机匣2,其为空心的圆柱形,在机匣2的外圆周上沿轴向均布有多个枪机导轨槽21,枪机导轨槽21内安装有枪机,枪机包括旋转连接的机头和机体3、以及套设在机体内的击针1和设置在击针内和机体作用的击针簧;如图3和图4所示,击针尾翼左脚8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凸起8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枪机导轨槽21内设置有反斜面5、击针复位导槽6和机头导槽7,所述机体3上设置有R型导槽4。
当机枪启动进弹时,击针尾翼左脚的圆柱形凸起81被机匣2上机头导槽7的槽壁限制,击针1不能自由转动,可以预防进弹过程中的早击发;当完成进弹后,击针簧开始挂机蓄能时,击针尾翼右脚9与机匣2上的挂机反斜面作用,限制击针1非正常解脱,同时机体3上的R型导槽也同样防止击针非正常转动,避免枪弹发生早击发。完成枪弹击发动作后,击针1后退复位过程中,击针尾翼左脚的圆柱型凸起81会在机匣2击针复位导槽6的作用下完成复位,预防击针不正常转动,避免引起在下一发弹进弹后复进过程中挤压枪弹底火引发早发火。完成一个枪机运动周期。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转管机枪枪弹早发火故障,提高了转管机枪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68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