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7974.5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5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斌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4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产生的尾气中的一些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达到无害化,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这也是垃圾焚烧技术的关键,对污染物控制得好坏关系到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前景。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尾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飞灰)、酸性气体、重金属和二恶英类等。这是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厨余、橡塑等有机化工用品的废弃物,在焚烧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酸性气体,其中以HCl的含量最高,还有SOx和HF等;垃圾中的废灯具、废电池等含有汞和目它重金属元素,在焚烧过程中由于高温会变成气态存在于尾气或凝结附着在悬浮于尾气中的固态尘粒上。当垃圾中含有氯化物并且燃烧中有碳和氧等元素、焚烧过程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就会生成二恶英类物质(450℃左右时生成量最高),如不加以控制,其浓度可达2000ng/Nm3以上。因此,这些物质必须经过处理至对环境和人体无害的程度才能排放到大气中。由于现有的用于净化的反应塔结构相对落后,净化效率普遍偏低,从而导致整个尾气处理过程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造成了对大气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气净化装置,该尾气净化装置能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可将尾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后达到尾气排放标准,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净化处理成本低;并通过优化反应塔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尾气的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尾气净化装置,主要由与焚烧装置尾气出口相连的反应塔、与反应塔出口相连的除尘器、与除尘器出口相连的排放装置构成;所述反应塔的上壁贯穿设置有喷雾器,所述喷雾器两端分别设置在反应塔的内部和外部,且位于反应塔外部的喷雾器一端通过管道与石灰浆制备系统相连通,所述石灰浆制备系统设置在反应塔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焚烧装置为垃圾焚烧炉,但不局限于垃圾焚烧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塔为半干式反应塔,但不局限于半干式反应塔,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半干式反应塔属于现有的成熟技术,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器为袋式除尘器,但不局限于袋式除尘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袋式除尘器在整个尾气处理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将尾气与尘粒和固态物质分离。由于这些烟尘、反应物和活性炭等颗粒物附着汞、重金属和二恶英等污染物,因而在除尘的同时也就将这些污染物从尾气中清除。(2)残留酸性气体的中和及污染物吸附的二次反应。在袋式除尘器的除尘过程中,滤袋外累积了未完全反应的石灰和活性炭的粉尘层,尾气通过时,残留的酸性气体和其它污染物被继续中和、吸收,使系统的整体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排放装置为烟囱,但不局限于烟囱,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塔与除尘器之间设置有活性炭注射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灰料存储装置,所述除尘器与排放装置之间设置有风机,用于对除尘器出口出来的尾气进行提升;由于反应塔与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灰料,该灰料可以通过管道直接排出,并通过人工进行收集,但是,本实用新型对其进行了优化,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在反应塔与除尘器的底部均与灰料存储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灰料存储装置为灰斗,但不局限于灰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器为旋转喷雾器,但不局限于选择喷雾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器通过快速拆卸接头固定在反应塔的上壁;在系统运行中需检查或维修旋转雾化器时,可将其切断换入备用雾化器。在雾化器更换期间,下游的袋式除尘器仍在运行,附着在滤袋上未完全反应的石灰粉尘层仍在捕集烟气中的污染物。在旋转雾化器停运时,烟气温度可能运行,附着在滤袋上未完全反应的石灰粉尘层仍在捕集烟气中的污染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对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净化处理,可将尾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后达到尾气排放标准,且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净化处理成本低;并通过优化反应塔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尾气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斌,未经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79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