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9101.8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叶飞;郑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52 | 分类号: | B60T13/52;B60T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吉海莲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筒,尤其涉及一种高结构强度的真空筒。
背景技术
在液压制动装置中,为制动踏板提供助力的是真空助力器,而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能源的是真空泵。由于真空回路中真空度的高低决定着真空助力器助力能力的好坏,在车辆连续多次制动时,真空泵直接提供真空的速度会满足不了消耗的速度,导致车辆真空助力不足,制动踏板变硬,整车制动效能下降,影响行车安全,为此现有的商用车液压制动车型常常采用真空筒来储存真空,确保在车辆连续多次制动时可以提供足够的真空助力。
如图1所示,是第一种现有金属材质的真空筒结构,该真空筒由筒体、筒体支架5和真空管接头3及报警器接头4组成,其中筒体由上筒体1和下筒体2焊接而成,筒体支架5、真空管接头3和报警器接头4焊接在筒体上,真空管接头3连接真空管储存真空,报警器接头4安装真空报警器,筒体支架5用来将真空筒安装到整车上。
该种设计所存在的缺点在于:上筒体和下筒体是通过钣金冲压而成,然后再焊接到一起组成筒体,因工艺等影响,筒体形状一般多为圆筒或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故此整车布置也需要预留较为规则的布置空间;另如果采用铁质材料需要电泳涂装,但内部涂装较为困难,长期使用会有生锈隐患,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成本较高。
如图2所示,是第二种现有塑料材质的真空筒,也是由筒体、筒体支架5和真空管接头3及报警器接头4组成,其中筒体由上筒体1和下筒体2焊接而成,筒体支架5、真空管接头3和报警器接头4焊接或镶嵌在筒体上,真空管接头3连接真空管储存真空,报警器接头4安装真空报警器,筒体支架5用来将真空筒安装到整车上。
该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在于,上筒体和下筒体是模具注塑而成,然后再焊接到一起组成筒体,此种塑料材质真空筒整体承压能力较好,质量轻防锈蚀能力都较好,但是结构不灵活,不能够满足更紧凑的整车布置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筒,其能够满足灵活的整车布置策略、更好的防锈能力以及满足使用的结构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筒,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轮包内侧的钣金上,该真空筒包括真空筒筒体,真空筒筒体包括上筒体以及设置在上筒体下方的下筒体,真空筒筒体内部的筒体边缘下方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上筒体上设置有真空管接头以及报警器接头。
优选的,真空管接头上连接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真空管。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U型。
优选的,下筒体上设置有将真空筒安装到整车上的筒体支架。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体的优势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不规则真空筒的结构强度,彻底改变布置空间对真空筒形状及结构的制约;同时塑料材料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产品重量、提升耐腐蚀性能力;另外此种结构布置简单,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可广泛用于各类液压制动车型塑料真空筒的开发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现有技术中真空筒的结构图;
图2是第二种现有技术中真空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筒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筒内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筒安装在车身上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上筒体;2下筒体;3真空管接头;4报警器接头5筒体支架;6真空筒筒体;61加强筋;62筒体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参见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真空筒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该真空筒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轮包内侧的钣金上,设置在此处的好处在于,车轮处虽然泥水较多,但是设置在此处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布置空间,真空筒体的形状也可根据安装空间的要求,设置成不同的形状;该真空筒包括真空筒筒体,真空筒筒体包括上筒体1以及设置在上筒体1下方的下筒体2,在上筒体1上设置有真空管接头3以及报警器接头4,真空管接头3连接设置在筒体内部的真空管以储存真空,下筒体3上设置有筒体支架5,用来将真空筒安装到整车上。
真空筒筒体6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61,优选为U型,加强筋61在真空筒筒体6内部时,其设置在真空筒筒体6的筒体边缘62下方。在筒体注塑成型时,加强筋也会与筒体一起成型,当真空筒内部存有真空时,筒体外部会受到外界大气压力,此时加强筋可以有效支撑筒体外壳而不使其变形影响可靠性,从而从结构上改善了整个筒体的承压能力。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9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齿轮箱的冲击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定储能器及空滤器的组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