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自动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9197.8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24 | 分类号: | B65B35/24;B65B5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21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子 自动 包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包装装置,特别是纺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子纱自动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络筒机生产的筒子纱一般是由工人逐个装入筒子运输车,再由人工逐个装袋打包、称重、做标记,包装主要是用手工完成,费时费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称重、自动包装的一种筒子纱自动包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筒子纱自动包装装置,包括称重机构、包装机构和设置在称重机构、包装机构之间的传送机构;
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机、称重输送带、第一控制器和第一传感器,所述称重输送带和第一传感器设置在称重机上端,所述第一控制器与称重机、称重输送带的电机及第一传感器连接,第一控制器接收称重机和第一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机控制称重输送带运作;
所述包装机构包括包装袋、包装输送带、第二控制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包装袋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包装输送带的两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靠近传送机构一端,包装袋设置在远离传送机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器与第二传感器和包装输送带的电机连接,第二控制器接收第二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机控制包装输送带运作。
其中,所述称重机构与包装机构之间具有水平高度差,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连接称重机构的称重输送带,另一端连接包装机构的包装输送带。
其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输送带、第三控制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控制器与第三传感器和传送输送带的电机连接,第三控制器接收第三传感器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机控制传送输送带运作。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称重机构、包装机构和传送机构的配合,筒子纱输送全自动化,自动输送、自动称重和自动包装,不仅可节约时间且节约劳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筒子纱自动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1:称重机;12:称重输送带;13:第一控制器;14:第一传感器;
21:包装袋;22:包装输送带;23:第二控制器;24:第二传感器。
3:传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自动包装装置,包括称重机构、包装机构和设置在称重机构、包装机构之间的传送机构3;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称重机11、称重输送带12、第一控制器13和第一传感器14,所述称重输送带12和第一传感器14设置在称重机11上端,所述第一控制器13与称重机11、称重输送带12的电机及第一传感器14连接,第一控制器13接收称重机11和第一传感器14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机控制称重输送带12运作;所述包装机构包括包装袋21、包装输送带22、第二控制器23和第二传感器24,所述包装袋21和第二传感器24分别设置在包装输送带22的两端,第二传感器24设置在靠近传送机构3一端,包装袋21设置在远离传送机构3一端,所述第二控制器23与第二传感器24和包装输送带22的电机连接,第二控制器23接收第二传感器24的信号,并通过控制电机控制包装输送带22运作。具体输送时,筒子纱通过称重输送带输送至称重机上端,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筒子纱传送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称重输送带停止运行,待筒子纱完成称重后,称重机传送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称重输送带继续运行,将筒子纱输送到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为一般输送带或输送链条,可以是连续运作也可以控制运作,当筒子纱输送到包装机构的包装输送带时,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筒子纱传送信号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包装输送带运作,将筒子纱输送至包装袋中,完成包装。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通过称重机构、包装机构和传送机构的配合,筒子纱输送全自动化,自动输送、自动称重和自动包装,不仅可节约时间且节约劳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机构与包装机构之间具有水平高度差,所述传送机构一端连接称重机构的称重输送带,另一端连接包装机构的包装输送带。即传送机构为倾斜式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91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