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无风机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0019.7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贺颂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C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4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风机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无风机冷却塔。
背景技术
工业无风机冷却塔通常被用于冷却换热设备输出的热水,目前的冷却塔通常是机械通风式的,具体的是,冷却塔的进风口安装风机,风机由电机、减速机带动,在使用中,风机将外界的干冷风吸入冷却塔内,干冷风在冷却塔内部与进入到冷却塔内部的热水发生热交换后,将热量带出。由于现有的工业无风机冷却塔通常需要依赖风机将外界的干冷风吸入到冷却塔的内部,使用过程中,风机、减速机、电机产生较大的震动,同时空气和机体碰撞,产生较大的噪音。此外,风机、电机以及减速机等高速转动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较高,导致冷却塔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无风机冷却塔,其工作时震动小、噪音低,且运行稳定性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工业无风机冷却塔,包括具有一内腔的壳体,壳体的内腔中并排的安装有多个横向延伸的喷流管,喷流管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盲端,喷流管的上部设置有沿喷流管的轴向延伸的狭缝状开口;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多个位于喷流管上部的扩散器;壳体的顶壁设置有位于扩散器上方的收水器,收水器上开设有将壳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排风口;壳体的内腔还设置有位于喷流管下方的淋水填料、以及位于淋水填料下方的集水盆;壳体的侧壁还安装有将壳体内腔与外界连通的进风口;壳体底壁上安装有一将集水盆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
进风口处安装有进风网。
多个扩散器的排列方向与喷流管的排列方向一致,且扩散器与喷流管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间隔的排布。
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集水盆内补充水的补水装置。
扩散器为塑料吸塑成型扩散器或玻璃钢手糊成型扩散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工业无风机冷却塔无需风机、电机以及减速机,即可将外界的干冷风吸入到壳体内部与热水发生热交换,其运行时震动小、噪音低,稳定性高;并且,热水在壳体内部经过两次换热,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壳体;11、进风口;12、出水口;20、收水器;30、喷流管;40、扩散器;50、淋水填料;60、集水盆;70、补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无风机冷却塔,其包括具有一内腔的壳体10,在壳体10内腔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并排的安装有多个横向延伸的喷流管30,喷流管30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开口形成一个进水端,喷流管30的上部设置有沿喷流管30的轴向延伸的狭缝状开口,当喷流管30的进水端接通外部的高压热水后,从喷流管30上部的狭缝状开口喷出水幕。壳体10的内腔设置多个扩散器40,该多个扩散器40在喷流管30的上方,且排列的方向与喷流管30的排列方向一致,扩散器40可以是依据航空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扩散器40。壳体10的顶壁上设置位于多个扩散器40正上方的收水器20,收水器20上开设有排风口,该排风口将壳体10的内腔与外界连通,其用于将壳体10内腔中的热风排放至外界环境中。壳体10的内腔还设置有位于喷流管30下方的淋水填料50、以及位于淋水填料50下方的集水盆60;壳体10的侧壁还安装有进风口11,该进风口11将壳体10的内腔与外界环境连通,用于向壳体10内部输送干冷风。壳体10的底壁上还安装有一将集水盆60与外界连通的出水口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从发热设备输出的热水通过水泵泵入到喷流管30中,在喷流管30内部具有一定压力的热水从喷流管30的狭缝状开口喷出形成连续的水幕并进入到扩散器40,在扩散器40内部,水幕状高速水流由运动能变为压力能,从而在壳体10的内腔形成负压,此时,外界的干冷风经由进风口11进入到壳体10的内腔中,干冷风与水幕在扩散器40内部充分混合进行热交换,被加热后的空气经由收水器20顶端的排风口排至外界环境,冷却后的水滴下落到淋水填料50上,在淋水填料50的表面形成水膜,水膜与进入到壳体10内腔的干冷风再次进行热交换,使淋水填料50表面的水膜再次降温,经过二次冷却的水滴落在集水盆60内,最终经由出水口12排出并输送给发热设备进行下一次循环。
此外,在壳体10上还安装有一位于集水盆60上方的补水装置70,在循环系统中的水量蒸发变少时,补水装置70上的浮球阀自动开启,向集水盆60中注入一定量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0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有车锁的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重型汽车车架总成铆接翻转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