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0303.4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为光;陈瑞武;颜小林;董明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密封 部件 失效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的系统器件中,有很多器件(如截止阀、单向阀、塑料螺母等)用到了非金属材料作为密封部件。这些非金属密封部件对于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失效,将使得该处的密封发生失效,导致系统冷媒泄漏,使得空调整机瘫痪。其可靠性程度直接决定了空调的寿命长短。
由于这些非金属材料密封部件(主要成分有:尼龙、聚四氟乙烯等)都是高分子有机材料,受环境因素的持续影响,易发生分子链断裂而产生老化失效,因此,在全面评估这些器件的非金属材料密封部件的可靠性时,有一项是将这些非金属材料密封部件浸泡在空调冷媒(制冷剂)中放置一定的时间,模拟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而评估密封部件的冷媒兼容性,评价检测后材料是否发生了失效。
现行的检测方案是:将非金属材料密封部件放进一台带注氟嘴的球阀中,注入冷冻油,关闭球阀,将球阀拿到生产线的充氟岗位,从注氟嘴一端注入冷媒。随后将球阀整体放入温度检测箱中,放置规定的时间后,将冷媒对空排放,取出检测样品,通过观测外观等性能,评估非金属材料密封部件是否在冷媒环境中产生了失效。
这一方案存在以下弊端:
(1)冷媒处于静止状态,不能很好的模拟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密封部件的实际使用环境,评估其失效性时有失偏颇。
(2)安全性不够:单独通过注氟嘴充入冷媒,存在冷媒泄漏造成操作人员冻伤的隐患。
(3)检测过程中冷媒利用率低,检测结束后冷媒无法实现回收。
(4)检测结束后冷媒直接对空排放,排放的冷媒(氟化物)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空调系统的密封部件的失效性检测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该 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密封部件的容器;冷媒供给组件,与检测组件连接以向容器提供流动冷媒;冷媒供给组件包括设置在同一回路上的压缩机、节流装置、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检测组件设置在回路上;检测组件设置在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入口端之间的连接管路上。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一调节阀,设置在与容器的入口相连接的管路上;第二调节阀,设置在与容器的出口相连接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容器为过滤器,过滤器的器壁上设置可开闭的翻盖。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冷媒回收组件,冷媒回收组件与检测组件并联。
进一步地,冷媒回收组件包括:冷媒流通管,与检测组件并联;第三调节阀,设置在冷媒流通管上以控制冷媒流通管的通断。
进一步地,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还包括计时器,计时器用于记录冷媒供给组件向容器提供流动冷媒的时间。
进一步地,第三调节阀为常闭电磁阀。
进一步地,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均为开关阀。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和冷媒供给组件,其中,检测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密封部件的容器,冷媒供给组件与检测组件连接,向容器提供流动冷媒。利用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将待检测的密封部件放置在容器中后,可以利用冷媒供给组件向容器通入流动的冷媒,此时,流动冷媒的通入可以模拟密封部件在工况下的实际环境,能够提高对密封组件的失效性评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空调系统密封部件失效性的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压缩机;20、节流装置;30、冷凝器;40、蒸发器;50、第一调节阀;60、容器;70、第二调节阀;80、冷媒流通管;90、第三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0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电缆绝缘连接管
- 下一篇:膨胀锁紧面盘式拖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