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镍离子树脂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0420.0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哲;吴小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银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62;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树脂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镍离子树脂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镀废水处理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和膜分离技术等,在这些处理方法中,离子交换法是液相中的离子和固相中离子间所进行的的一种可逆性化学反应,当液相中的某些离子较为离子交换固体所喜好时,便会被离子交换固体吸附,为维持水溶液的电中性,所以离子交换固体必须释出等价离子回溶液中。离子交换法有出水水质好,可回收有用物质,工艺简单、投资少、效果好等优点。在废水处理中,离子交换主要用于回收和去除废水中的镍、铜、锌等重金属离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镀废水资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离子交换技术作为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方法再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而现有的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除镍杂质的设备存在着反应速度慢,需要人工辅助多,浪费人力,不能自动排出沉淀,清洗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镍离子树脂吸附装置,采用转盘式结构代替传统的直线式结构,采用若干反应筒进行连续旋转进给式的依次完成碱化处理,置换反应,酸化处理后生成沉淀等步骤,转盘上的反应筒也可以旋转,可加快反应速率,自动清除絮凝沉淀,自动化作业,在大量的污水处理中使用,达到节约人工,极大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控制精准,占地面积小节约空间的目的,同时,反应过程中,絮凝沉淀和排出净水同时进行,极大的节约了污水处理周期,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镍离子树脂吸附装置,包括转盘,转盘外缘成渐开线齿轮状,转盘外缘与主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下方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转盘中心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下方通过轴承安装在底座上,转盘上部沿圆心环形等间隔分布有五个反应筒,反应筒底部设有环形的反应筒滚子槽,反应筒下方的转盘上相应位置也设有与反应筒滚子槽匹配的转盘滚子槽,所述反应筒滚子槽和转盘滚子槽之间设有滚子,所述反应筒底部中心垂直设有反应筒转轴,反应筒转轴一端与反应筒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转盘与转盘下方的第二动力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筒转轴与转盘之间设有两组轴承,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或者角接触球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筒的外侧壁围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为环形,托架底部固定安装在转盘上,托架内壁设有一圈环形的突起,反应筒上与突起相应的位置设有与突起匹配的凹槽,所述托架与反应筒之间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应筒下部设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设有排污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五个反应筒,其中顺时针排序前四个反应筒上方分别设有污水进口、氢氧化钠进口、硫酸溶液进口、净水出口;污水进口、氢氧化钠进口、硫酸溶液进口、净水出口分别对应着进污水工位,碱化处理置换反应工位,酸化处理生成沉淀工位,净水排出工位,顺时针排序的第五个反应筒位置为排出剩余絮凝沉淀,并进行清洗的工位。在第五工位完成之后,洁净的反应筒重新旋转至进污水工位,进行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转盘式结构代替传统的直线式结构,采用若干反应筒进行连续旋转进给式的依次完成碱化处理,置换反应,酸化处理后生成沉淀等步骤,转盘上的反应筒也可以旋转,可加快反应速率,自动清除絮凝沉淀,自动化作业,在大量的污水处理中使用,达到节约人工,极大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控制精准,占地面积小节约空间的目的,同时,反应过程中,絮凝沉淀和排出净水同时进行,极大的节约了污水处理周期,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在图中:1-转盘;2-主动齿轮;3-第一动力装置;4-旋转轴; 5-底座;6-反应筒;7-滚子;8-反应筒转轴;9-第二动力装置;10-托架;11-突起;1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银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银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0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钾素肥料在防治甘薯根腐病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乌药可持续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