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102.6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红;白世葵;王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王桂霞 |
地址: | 1011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冲压领域。具体为一种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冷冲压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工艺。通过冷冲压可对材料进行压弯及引伸从而形成特定形状的零件。在冲压和引伸成形的过程中,模具与冲压的零件在巨大的压力下挤压和摩擦,模具和零件的表面不可避免会产生划痕,这不仅会导致零件的质量低还会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目前防止零件和模具产生划痕的方法是在零件表面涂润滑液,但润滑液不仅会造成零件和冲压工作环境的严重污染,还可能导致在其他的工艺操作如焊接等操作下引发火灾。即使对润滑油进行清洗也不能彻底排除污染,且清洗工艺不仅麻烦还导致整个冲压工艺的效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在冲压及引伸时在零件表面涂润滑液导致污染的缺点,提供一种不需要涂润滑液亦可防止零件和模具产生划痕的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薄膜释放装置,所述薄膜释放装置具有可旋转的卷膜装置,所述卷膜装置卷有可被拉至所述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薄膜为塑料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塑料薄膜的厚度为0.02mm-0.1mm。
作为优选,所述卷膜装置为圆筒,所述薄膜释放装置还包括穿过所述圆筒的固定轴,所述圆筒可相对于所述固定轴旋转,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自所述圆筒的两端伸出并与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为凹模,所述下模为凸模。
作为优选,所述薄膜的尺寸大于所述下模的尺寸和待冲压和/或引伸零件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或引伸的过程中,薄膜在零件与下模之间形成一层润滑剂,从而减少在压弯及拉伸过程中材料与模具之间的摩擦,降低变形抗力,从而有助于降低拉伸系数和拉伸力,防止模具工作表面过快磨损及产生擦痕,从而防止划痕的产生。不仅可提高零件的质量,还因避免使用液体润滑剂而不会对零件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减去了清洗工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2、其薄膜采用塑料薄膜,其成本远远低于润滑油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整个冲压或者引伸工艺的成本。
3、其薄膜释放装置采用圆筒和穿过所述圆筒的中空部分的固定轴,取膜和铺膜的操作相对于涂润滑油的操作都更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冲压模具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床体,2-工作台,3-上模,4-下模,5-薄膜释放装置,6-薄膜,7-冲床垫铁,8-压板垫铁,9-圆筒,10-压料板,11-零件,13-冲头,14-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冲压模具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下模4设于冲床床体1的工作台2上,上模3位于下模4的上方。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薄膜释放装置5,所述薄膜释放装置5具有可旋转的卷膜装置,所述卷膜装置卷有在冲压操作前可被拉至所述上模3和下模4之间的薄膜6。操作时,拉动薄膜6,卷膜装置在拉力的作用下旋转放开薄膜6。将薄膜6拉至下模4的上方并铺好,在薄膜6上放置待冲压或者引伸的零件11。然后合模进行冲压或者引伸,开模后将薄膜6从下模4上内或者从零件11上揭下来。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上还可以设有冲床垫铁7,下模4的下模板14通过压板(图中未示出)固定在冲床垫铁7上,下模板14的下方还设有压板垫铁8,下模4的固定方式为现有的固定方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常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或引伸的过程中,薄膜在零件与下模之间形成一层润滑剂,从而减少在压弯及拉伸过程中零件11与下模之间的摩擦,降低变形抗力,从而有助于降低拉伸系数和拉伸力,防止模具工作表面过快磨损及产生擦痕,从而也防止零件划痕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不仅可提高零件的质量,还因避免使用液体润滑剂而不会对零件造成污染,同时由于减去了清洗工序,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薄膜6为塑料薄膜6,其成本也远远低于润滑油,从而降低了整个冲压或者引伸的成本。其成分可为:聚乙烯和/或聚丙烯和/或聚氯乙烯。当然薄膜6亦可采用其他光滑而且具有较高塑性的材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塑料薄膜6的厚度为0.02mm-0.1mm。在本实施例中,薄膜6的厚度为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北机机电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筋矫直的调直机构
- 下一篇:改进的车轮旋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