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射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1775.1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阳鑫塑胶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7 | 分类号: | B29C45/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唐立平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射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移结构,具体是指一种双射移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是利用塑性的热物理性质,把物料从料斗加入料筒内,料筒外由加热圈加热,使物料熔融。物料在螺杆的作用下,一边转动同时在物料的反作用力下后退,塑化结束后,射移油缸带动注射装置前移,使喷嘴与模具贴合,将熔融塑料注入模腔,完成整个成型动作。
传统的注射成型机射移装置有单射移结构和双射移结构。传统的单射移结构通常固定在锁模头板与射胶头板之间,该种结构具有以下缺点:1、与定模板固定在一起,射台部装组件无法形成独立单元直接转化为角式多物料注射机副射台使用,必须设计其它复杂连接结构与单射移装置相连;2、射胶和保压时射移活塞杆翘曲,很容易发生射移活塞杆接头断残裂;3、固定在锁模头板上,其整体结构很长,强度低。
针对上述单射移结构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已有人研发出了双射移结构,该双射移结构射移油缸固定在炮管底座上面,解决了传统的单射移结构导致射座在对模具流道孔时上翘的问题,然而,当射移前进时,受力主要在炮管底座上,导致受力固定模板跟炮管底座都有受力,有可能会发生整个射台向上抬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前拉式射移油缸,更好的平行牵引,并保持射嘴与模具接触不偏移,密封性好不易漏胶的双射移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双射移结构,包括两组射移结构,所述的两组射移结构对称设置在注塑机上,每组射移结构均包括射移油缸,所述的射移油缸包括后盖、活塞、活塞杆、缸体、前盖和活塞杆拉杆,所述的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后盖和前盖,所述的后盖安装在后盖安装座上,所述的缸体内设有活塞,活塞的一端与后盖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活塞杆贯穿整个缸体,并伸出前盖与活塞杆拉杆连接,活塞杆拉杆的端部安装在射移剖半片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后盖和前盖之间安装有射移油缸拉杆,所述的射移油缸拉杆为四个,四个射移油缸拉杆均匀设置在缸体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双射移结构的有益效果:该双射移结构包括两组射移结构,所述的两组射移结构对称设置在注塑机上,采用前拉式射移油缸,具有能更好的平行牵引,保持射嘴与模具接触不偏移,而且密封性好不易漏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射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双射移结构,包括两组射移结构,所述的两组射移结构对称设置在注塑机上,每组射移结构均包括射移油缸,所述的射移油缸包括后盖2、活塞3、活塞杆4、缸体6、前盖7和活塞杆拉杆8,所述的缸体6的两端分别设有后盖2和前盖7,所述的后盖2安装在后盖安装座1上,所述的缸体6内设有活塞3,活塞3的一端与后盖2连接,另一端与活塞杆4连接,活塞杆4贯穿整个缸体6,并伸出前盖7与活塞杆拉杆8连接,活塞杆拉杆8的端部安装在射移剖半片9上,所述的后盖2和前盖7之间安装有射移油缸拉杆5,所述的射移油缸拉杆5为四个,四个射移油缸拉杆5均匀设置在缸体6的周围。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出的适当变通或修改,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阳鑫塑胶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阳鑫塑胶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1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