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并联互转的锂离子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318.4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关成善;宗继月;任士界;孔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4 | 分类号: | H01M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8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并联 锂离子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尤其涉及一种串并联互转的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组存在一致性问题,这是制约着锂离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市场上所售的锂离子电池组虽然已采用保护板或管理系统来消除锂离子电池组间的个体差异,但是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一些带有保护板的锂离子电池组,往往出现问题的地方就是保护板的均衡。大型锂离子电池组对锂离子电池组的要求更高,要实现锂离子电池组的一致性问题,更加困难。大型锂离子电池组串并联个数多,结构复杂,这就要求大型锂离子电池组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组串并联切换,串联供电、并联均衡,减小电池组个体间的差异,降低锂离子电池一致性问题的串并联互转的锂离子电池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串并联互转的锂离子电池组,包括向上开口的外箱,外箱内装有电池组,电池组内设计有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其特征是: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上固定连接有凸极柱,凸极柱上连接有可切换的串联板或并联板,串联板上表面设计有连接栓,串联板的下表面设计有连接片,连接片的端部引出终端导流片,连接片处通过螺柱连接有2P连接器和4P连接器,2P连接器和4P连接器上连接有凹极柱,凹极柱之间为串联,凹极柱与串联板之间设计有弹簧,凹极柱与凸极柱相对应,并联板上表面设计有连接栓,并联板的下表面设计有连接片,连接片的端部引出终端导流片,连接片处通过螺柱连接有2P连接器和4P连接器,2P连接器和4P连接器上连接有凹极柱,凹极柱之间为并联,凹极柱与并联板之间设计有弹簧,凹极柱与凸极柱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所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锂离子电池组的串并联切换,串联提供动力,并联实现均衡,本电池组的结构采用机械形式的转换来实现锂离子电池组的串联联切,制作简单、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除去外箱的立体图;
图3为串联板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串联板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并联板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6为并联板并联结构示意图;
图7为4P连接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2P连接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2P连接器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凹极柱与凸极柱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并联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串联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外箱结构示意图;
图15为4P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2P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凹极柱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凸极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输出正极片; 2、连接栓; 3、串联板; 4、螺柱; 5、外箱; 6、手把; 7、滑块; 8、输出负极片; 9、电池组; 10、凹极柱; 11、4P连接器; 12、2P连接器; 13、并联板; 14、弹簧; 15、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精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3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铸焊板耳
- 下一篇:波长转换装置和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