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814.X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1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洪争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争四 |
主分类号: | B65B5/04 | 分类号: | B65B5/04;B65B25/20;B65B63/04;B65B6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叠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替代手工折叠服装、手工套袋子的自动化智能叠衣机,属于机械电子领域。是使用电、气控制的一种独特的智能叠衣机,该设备体积小、耗电量低,可广泛用于大、中、小型制衣厂以及销售、电商等的服装包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企业的用工成本也随之而高,众多企业都在为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断更换更先进的生产设备,至今未能解决手工折叠包装服装的事实。随着机电行业的发展,机械电子代替手工劳动并非没有可能,而是必然的趋势;目前,服装包装主要还是靠手工折叠和使用“叠衣板”手动翻转折叠,但这些方法工作太慢,用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质量也难以保证,可能还有其它叠衣设备、或者进口叠衣设备,但那些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设备很难被广泛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叠衣、自动套袋的智能叠衣机,体积小、耗电量低、价格实惠,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让服装包装更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叠衣机,让折叠衣服、包装套袋一次完成,从而真正实现了自动化包装衣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图1、2、3、4、5、6所示,叠衣板(1、2、3、4、5、6)和下滑板(7),安装在图1所示的相应位置,由6组摆尾气缸分别带动6块叠衣板完成叠衣动作;叠衣板(1)用合页(20)、螺钉固定在设备框架上;在叠衣板(1)的中间位置用连杆支撑座(19)、连杆销(43)和螺钉连接连杆(17)的一端;用螺钉、连杆支撑座(18)和连杆销(42),把连杆(16)连接到合页的下方一定距离;连杆(16)、连杆(17)的另一端用连杆销(41)连接在活塞杆连接件(15)上,再把活塞杆连接件(15)连接在摆尾气缸(13)的活塞杆上;摆尾气缸(13)的尾端,用摆尾气缸底座(14)和螺钉固定在设备框架上,如图3、图5所示,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叠衣板(2、3、4、5、6);下滑板(7)是由下滑板支撑座(25)、光轴杆(26)、半牙长螺钉(27)、弹簧(28)固定在设备框架上,再由摆尾气缸底座(22)、摆尾气缸(21)、活塞杆连接件(23)、连杆支撑座(24)用螺钉和轴销倾斜链接,如图5所示;包装袋托板总成(35)是由光轴杆(34)、光轴杆固定座(33)用螺钉固定在设备框架上,也是包装袋托板总成(35)的支点;压袋口部件(36)用螺钉固定在设备框架上且位于包装袋托板总成(35)的上方;包装袋托板总成(35)再由摆尾气缸底座(30)、摆尾气缸(29)、活塞杆连接件(31)、包装袋托板总成连接座(32)用螺钉和轴销倾斜链接,如图(5)所示;拨开袋口部件(39)紧固在光轴杆(38)上,再由回旋气缸总成(37)、三轴气缸总成(40)用螺钉固定在设备框架上,如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叠衣机,可广泛用于多种服装单件包装,4个万向轮可自由移动本设备,叠衣服时,可根据衣服款式和大小的需要,自由设定叠衣板的有效工作模式,小到童装,大到连衣裙,根据实际需要,可自由开启或关闭叠衣板(1、2、5)的叠衣动作,不仅如此,它还是叠衣、装袋、计数一步完成,叠好的衣服大小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只需把衣服平摊在叠衣界面上,按下启动按钮和拿起套好包装袋的衣服封口即可,其余工作由它来完成,工作效率可达3-5人的产量,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服装包装,从而减少了用工成本。可广泛用于大、中、小型制衣厂以及销售、电商等的服装包装,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的框架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的前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的后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的后剖视折叠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的右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叠衣机的右剖视包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争四,未经洪争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