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2869.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4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司爱锋;李洪军;杨华;尚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博爱县电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电力通信 系统 用电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作为电池安装有可再充电的二次电池,为了对电池进行充电,需要使用通过家庭用常用电源向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池供应电能的额外的充电装置。通常,在充电装置和电池的外部分别设置有额外的接触端口,从而通过将两个接触端口相连来使得充电装置和电池相互电连接。但是,接触端口凸出于外部,则不美观且接触端口容易被外部的异物污染,从而造成接触不良。并且,用户不注意而电池发生短路或露于湿气中,则充电能量会容易消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端口互不接触,提高对磁场的屏蔽度,改善接收灵敏度的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包括AC/DC转换器、中央控制单元、对象感测器、开关控制单元、串联谐振转换器、驱动器、整流单元、接收控制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AC/DC转换器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对象感测器相连,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与串联谐振转换器相连,所述串联谐振转换器与对象感测器相连,所述对象感测器、开关控制单元和串联谐振转换器分别与整流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单元与接收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接收控制单元与电池单元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串联谐振转换器与对象感测器之间连接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与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电磁圈与整流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的串联谐振转换器和对象感测器来感应电磁,并且由两个控制单元对充电装置分别进行控制,具有接触端口互不接触,提高对磁场的屏蔽度,改善接收灵敏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一种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包括AC/DC转换器、中央控制单元、对象感测器、开关控制单元、串联谐振转换器、驱动器、整流单元、接收控制单元和电池单元,所述AC/DC转换器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对象感测器相连,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所述中央控制单元与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与串联谐振转换器相连,所述串联谐振转换器与对象感测器相连,所述对象感测器、开关控制单元和串联谐振转换器分别与整流单元相连。
所述整流单元与接收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接收控制单元与电池单元相连。
所述串联谐振转换器与对象感测器之间连接有电磁圈,所述电磁圈与开关控制单元相连,所述电磁圈与整流单元相连。
对象感测器感测一次侧线圈的载荷变化,从而判断油管的载荷变化是否为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所致,而且执行对无线电力接收装置所传输的充电状态信号进行过滤的功能。中央控制单元接收并确认对象感测器的判断结果,分析一次侧线圈所接收的信号,据此向驱动器传输用于通过一次侧线圈发送无线电力信号的电力信号。驱动器基于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来控制串联谐振转换器的动作。串联谐振转换器根据驱动器的控制生成用于产生欲发送之电力信号的发送电源,并供应给一次侧线圈。AC/DC转换器将220V的交流电源转换为预定的直流电源。整流单元将来自线圈的无线电力整流为直流电压,在开始充电之前以充电电压保持充电状态。接收控制单元对整流单元所充电的电源的电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向电池单元流动适宜的电流。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无线电力通信系统用电传输装置的串联谐振转换器和对象感测器来感应电磁,并且由两个控制单元对充电装置分别进行控制,具有接触端口互不接触,提高对磁场的屏蔽度,改善接收灵敏度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相同或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博爱县电业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博爱县电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2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储混合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移动电源智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