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409.X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02 | 分类号: | H01R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常跃英 |
地址: | 5160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线束装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各类线束的连接点连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把导线直接扭接后再用焊锡焊接;2 用导线连接端子连接;3. 用铜线耳冲压连接。其中用焊锡焊接方法连接的导线导电性能会下降,而且当导线中流过的电流较大时,焊锡会自动溶化造成断路而无法使用;用导线连接端子连接导线时,端子体积较大,整条线束无法放置过多的连接端子,并且用于锁紧导线的螺丝容易松动,造成导电不良;采用铜线耳冲压连接方法连接的导线,无法使导线与导线之间很好接触,使导电性能下降。到导线中流过较大电流时,连接处会发热甚至烧毁。专利(CN 202004305)所公开的是一种超声波金属导线焊接方法,通过超声波把连接导体的金属表面分子熔接在一起,实现导体之间的无缝连接,但是通过超声波焊接的导线容易不仅造成溢料与毛边,同时因为输出功率太强和不正确的加工条件,对导线周围的部件同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连接强度高,破坏性低的汽车线束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装置,该所述连接装置的外壳的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导线插入的侧孔,装置的内部设有激光发生装置。
所述的外壳的两侧的侧壁上的侧孔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焊接开关,经连接线与激光发生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装置,采用激光发生装置,通过激光对导线进行焊接,可将入热量降到最低的需要量,热影响范围较小,不会因热传导对周围部件产生影响,且焊接的导线表面光滑,导电性能好,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线束连接装置的加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后得到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汽车线束连接装置3,用于汽车线束连接点的连接加工,连接装置3的外壳的两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导线1和导线2插入的侧孔,位置一一对应,装置的内部设有激光发生装置。外壳上设有焊接开关,经连接线与激光发生装置连接。使用时将需要连接的导线1和导线2的端头表面的塑料绝缘层剥除,露出导线内的金属导体4,然后把露出的金属导体对位排放在汽车线束连接点的连接装置3中,启动焊接开关,利用激光熔融金属导体并待连接的金属导体焊接在一起,完成汽车线束的焊接,得到的连接好的导线如图2所示。
在连接过程中,可根据导线1 和导线2 的具体参数对汽车线束连接点的连接装置3进行设置,设置匹配后,由汽车线束共接点的连接装置3在导线1 和导线2 的裸露头部的金属导体4处发出激光,使导线1和导线2的裸露头部的金属导体6熔融在一起,从而使得分离的导线1和导线2组合成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联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住成电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型绝缘穿刺线夹
- 下一篇:一种方向图可重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