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513.9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樊孝英;李勇华;王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锁 控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救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特定的打开开锁器的结构,是采用滑块控制的结构,当给出解除开锁器工作的指令时,动力机构与救生伞的拉环脱开,开锁器工作不影响救生伞脱离锁的拔出,当给出开锁器提供开锁动力的指令时,开锁器工作带动拉环拔出,打开救生伞的脱离锁。
已有的控制开锁器的结构特点是,当解除开锁器工作指令时,开锁器继续工作,只是开锁器与救生伞的拉环脱离,开锁器工作处于空载释放状态,空载释放开锁器会将钢索连接头打弯或折断,影响开锁器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当开锁器接收停止工作的指令时,开锁器能立即停止工作,防止因空载释放导致开锁器损伤,当开锁器接收工作指令时,开锁器带负载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在外壳组件1上方设置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控针3刚性连接,锁片4安装在调节轮组件5上位于控针3的下方,控制块2与控针3之间设置有使控针3回位的弹簧6,软锁针7安装在控制块2上,在控制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给软锁针7导向的衬套8,软锁针7插入衬套8时,时间机构正常工作,当软锁针7接收到拔出指令后,软锁针7被拔出,弹簧6使控针3复位,锁住锁片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已有的开锁器控制结构相比,该结构安装在开锁器内部,无需设计专用安装结构来将控制结构安装在救生伞上。因该结构安装在开锁器内部,与救生伞的安装较为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还可以根据救生伞的安装需要,任意设计软锁针插孔的方向,确保使用可靠。该结构接收停止工作的指令后,软锁针拔出,开锁器立即停止工作,避免了开锁器空载释放给开锁器带来的损伤。该结构附加在开锁器上,控针由锁片控制,并非直接控制开锁器齿轮系的工作型面,避免了开锁器因轮系工作型面的损伤导致开锁器工作不正常。该结构具有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可反复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开锁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组件,2.控制块,3.控针,4.锁片,5.调节轮组件,6.弹簧,7.软锁针,8.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开锁器控制结构,在外壳组件1上方设置有控制块2,控制块2与控针3刚性连接,锁片4安装在调节轮组件5上后位于控针3的下方,控制块2与控针3之间设置有使控针3回位的弹簧6,软锁针7安装在控制块2上,在控制块2的右侧设置有用于给软锁针7导向的衬套8,软锁针7插入衬套8时,时间机构正常工作,当软锁针7接收到拔出指令后,软锁针7被拔出,弹簧6使控针3复位,锁住锁片4。
当开锁器位置决定后,软锁针7方向一定,可以按需改变外壳组件1上衬套8安装孔的位置和方向,操作和改进方便。在开锁器安装在救生伞上时,软锁针7插入衬套8插孔,将控制块2上移,控制块2移动带动控针3移动,弹簧6压缩,控针3脱离锁片4,脱离间隙大于一定距离时,开锁器可以正常工作。当接收到系统要求停止工作的指令后,软锁针7拔出,弹簧6推动控针3和控制块2移动,控针3与锁片4接触,控针3锁住锁片4,锁紧深度大于一定值时,控针锁住锁片,机构立即停止工作。锁片4固定在调节轮组件5上,与齿轮系的工作型面独立控制,控针3受力较小,工作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盖快速连接锁用开锁工具
- 下一篇:用于高铁跨越架的V型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