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比计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544.4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岸飞;龚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K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比计电路。
背景技术
流比计是一种将电流比值信号转换成指针位移的部件。流比计采用电桥电路,信号(温度、压力)传感器分别接在相应电桥电路的桥臂上,被测信号的变化经电桥的转换形成相应的电流比信号,再经流比计转换成指针的位移,从而指示出被测温度的大小。
通常流比计的电桥电路在内部采用了半波整流电路,由于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当交流输入电压处于负半周时,输出电压为零,此时电路和流比计处于非工作状态,指针在游丝的作用下迅速回到机械零位状态,由于负半周(T/2=1.25ms)时间较短,指针还未回到机械零位,输入电压进入正半周了,指针又处于工作状态,此时由于具有返回工作位置的动能指针活动系统不会马上停止在工作位置,这部分动能通过指针活动系统的磁感应阻尼(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流,该电流与磁钢的磁场作用产生与线圈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尼力矩)来吸收。但流比计的指针活动系统的阻尼时间较大,当阻尼时间大于4ms(人眼能捕捉的抖动时间间隔)时,流比计指针在工作位置就会出现抖动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消除指针抖动、可靠性高的流比计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比计电路,包括由二极管V1、V2构成的整流电路,电容C1、C2构成的滤波电路,电阻R3、R4、R5、R6、R7构成的温度补偿电桥,线圈Q1、Q2,功率电阻R1、R2;二极管V1、V2分别接在输入端和电容C1、C2的之间,电容C1、C2分别接在二极管V1、V2和线圈Q1、Q2的公共端之间,电阻R3、R4、R5的一个管脚和功率电阻R1、R2的一个管脚并联在一起,电阻R3、R6的一管脚与电容C1并联在一起,电阻R4,R7的一管脚与电容C2并联在一起,电阻R6与线圈Q1串联,电阻R7与线圈Q2串联,电阻R5一管脚与线圈Q1、Q2的公共端并联,功率电阻R1、R2的一个管脚与输出端并联。
电容C1、C2的正端分别接在二极管V1、V2负端,电容C1、C2的负端和线圈Q1、Q2的公共端之间并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流二极管将交流全波供电转换交流半波供电,滤波电容对交流半波供电进行平滑滤波,消除流比计指针的抖动;温度补偿电桥保证流比计电路在-55℃~70℃的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可靠地工作。该电路采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结构简单;在-55℃~70℃的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可靠工作;能消除流比计指针抖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一种流比计电路,包括由二极管V1、V2构成的整流电路,电容C1、C2构成的滤波电路,电阻R3、R4、R5、R6、R7构成的温度补偿电桥,线圈Q1、Q2,功率电阻R1、R2;二极管V1、V2分别接在输入端1、2和电容C1、C2的之间,电容C1、C2分别接在二极管V1、V2和线圈Q1、Q2的公共端之间,电阻R3、R4、R5的一个管脚和功率电阻R1、R2的一个管脚并联在一起,电阻R3、R6的一管脚与电容C1并联在一起,电阻R4,R7的一管脚与电容C2并联在一起,电阻R6与线圈Q1串联,电阻R7与线圈Q2串联,电阻R5一管脚与线圈Q1、Q2的公共端并联,功率电阻R1、R2的一个管脚与输出端3并联。
电容C1、C2的正端分别接在二极管V1、V2负端,电容C1、C2的负端和线圈Q1、Q2的公共端之间并联在一起。
当交流输入电压处于负半周时,半波整流电路的V1、V2负端的输出电压为零,在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端V1、V2负端与线圈Q1、Q2公共端之间增加电容C1、C2后,由于电容C1、C2平滑滤波作用,线圈Q1、Q2的工作电压大于零,保证流比计处于工作状态,指针不会因工作电压为零引起抖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树莓派的移动环境检测装置
- 下一篇:车载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