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可切换式帮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3825.X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0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郭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秋菊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77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切换 式帮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帮浦装置,尤其是一种手动可切换式帮浦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手动帮浦,在功能上多为单向打气或单向吸气,在应用上仍局限于打气筒或抽真空。若工作过程中需要反覆使用到打气、吸气时,则必需反覆交换使用单向打气装置及单向吸气装置,在使用上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可切换式帮浦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可切换式帮浦装置,包括:一本体、一活塞部、一喷嘴、一把手及一弹性元件,具体结构如下。
本体具有一活塞室及一握把,本体上设有一压力表;活塞部可于活塞室内移动,活塞部设有一延伸杆,延伸杆延伸出活塞室外;喷嘴气密的设于活塞室前端,喷嘴具有一切换元件、一第一单向阀及一第二单向阀;把手具有一枢接端及一活塞枢接部,枢接端枢接于本体的握把上,而活塞枢接部枢接于延伸杆上;弹性元件为一弹簧,弹性元件连接延伸杆和活塞枢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切换元件具有一进气管道、一喷嘴管道及一出气管道,进气管道、喷嘴管道及出气管道分别以两个隔板阻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依所需切换气体流动方式切换,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 本体 ,2. 活塞部,3. 喷嘴 ,4. 把手,5. 弹性元件,6. 活塞室,7. 握把,8. 压力表,9. 延伸杆,10. 切换元件 ,11. 第一单向阀 ,12. 第二单向阀 ,13. 进气管道 ,14. 喷嘴管道,15. 出气管道 ,16. 隔板 ,17. 枢接端 ,18. 活塞枢接部 ,P1. 第一位置,P2. 第二位置 ,P3. 第一切换位置 ,P4. 第二切换位置,P5. 未按压位置 ,P6. 按压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动可切换式帮浦装置,包括:一本体1、一活塞部2、一喷嘴3、一把手4及一弹性元件5,具体结构如下。
本体1具有一活塞室6及一握把7,本体1上设有一压力表8,用以测量并显示活塞室6的压力。
活塞部2可于活塞室6内移动,并至少具有一第一位置P1及一第二位置P2,活塞部2设有一延伸杆9,延伸杆9延伸出活塞室6外。
喷嘴3气密的设于活塞室6前端,喷嘴3具有一切换元件10、一第一单向阀11及一第二单向阀12。切换元件10具有一进气管道13、一喷嘴管道14及一出气管道15,进气管道13、喷嘴管道14及出气管道15分别以两个隔板16阻隔;第一单向阀11限制气体仅能由活塞室6单向进入喷嘴3,而第二单向阀12限制气体仅能由喷嘴3单向进入活塞室6。切换元件10可于喷嘴3上直线滑动,并具有一第一切换位置P3及一第二切换位置P4;当切换元件10位于第一切换位置P3时,进气管道13连接第二单向阀12,喷嘴管道14连接第一单向阀11,而当切换元件10位于第二切换位置P4时,出气管道15连接第一单向阀11,喷嘴管道14连接第二单向阀12。关于切换元件10的第一切换位置P3与第二切换位置P4的切换,为水平方向的左右推压切换。
把手4具有一枢接端17及一活塞枢接部18,枢接端17枢接于握把7上,而活塞枢接部18枢接于延伸杆9上。把手4具有一未按压位置P5及一按压位置P6;当推动把手4位于未按压位置P5时,活塞部2位于第一位置P1,而当推动把手4位于按压位置P6时,活塞部2位于第二位置P2。
弹性元件用以使推动把手4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可回复至未按压位置P6,弹性元件5为一弹簧,弹性元件5连接延伸杆9和活塞枢接部18。
使用时,当切换元件10位于第一切换位置P3时,按压推动把手4即可使活塞室6内的气体往喷嘴3喷出,放开推动把手4即可使外界的气体由进气管道13流入活塞室6;当切换元件10位于第二切换位置P4时,按压推动把手4即可使活塞室6内的气体往出气管道15排出,放开推动把手4即可使外界的气体由喷嘴3进入活塞室6。本实用新型借由切换元件10的切换,即可将喷嘴3调整为喷气、吸气模式,可依不同需求而调整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秋菊,未经郭秋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3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