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048.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李敏;张宏;赵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无线电 干扰 抑制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抑制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新型滤波器,属于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输电线路电晕放电引起的无线电干扰会明显增强。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已成为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制约因素。我国在建或规划的多条特高压线路将经过高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电晕放电现象更为严重,因此高海拔地区的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会更加强烈。
目前,通过使用优化导线参数的方法可一定程度上减小直流线路电晕效应对地面电磁环境的影响,但是这往往会导致工程投资大幅增加,而线路无线电干扰等电磁干扰的强度改善并不明显。为了抑制部分地区的电磁干扰限值,有时会在居民区附近或者必要地方加装屏蔽网和屏蔽线,这些措施不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线路建设成本,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更会引起居民对于加装屏蔽网的恐慌心理,增加了施工和运行难度。而且这些措施主要是抑制电场和离子流效应,对于无线电干扰抑制效果微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本实用新型滤波器拆装方便,组成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包括有无线电干扰抑制主体部分和外壳保护部分,其中无线电干扰抑制部分是铁氧体磁环,外壳保护部分是钢质外壳,铁氧体磁环套装在外壳保护部分的钢质外壳内,且铁氧体磁环的几何中心装设导线。
上述铁氧体磁环包括有锰锌铁氧体磁环及镍锌铁氧体磁环,锰锌铁氧体磁环及镍锌铁氧体磁环沿轴向分别套装在钢质外壳内。
上述锰锌铁氧体磁环及镍锌铁氧体磁环均是从磁环的圆心切开分为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卡套在导线上。
上述钢质外壳包括有两个半圆外壳,两个半圆外壳的一侧通过连接件连接,两个半圆外壳的一侧通过卡扣锁紧。
上述钢质外壳紧贴在铁氧体磁环的外表面,且钢质外壳与导线有电接触。
上述钢质外壳的所有连接过渡处均光滑圆弧过渡,不能有尖角。
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有无线电干扰抑制主体部分和外壳保护部分的结构,其中无线电干扰抑制部分是铁氧体磁环,由于铁氧体磁环有良好的高频阻抗特性,能很好的吸收和抑制高频干扰,将高频电磁干扰转化为热量损耗。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铁氧体磁环包括有锰锌铁氧体磁环及镍锌铁氧体磁环,由于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频段是0.15~30MHz,而锰锌铁氧体磁环主要工作频率是1MHz以下,而镍锌铁氧体磁环工作频率则在1MHz以上,锰锌铁氧体磁环吸收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所产生的1MHz以下的无线电干扰,镍锌铁氧体磁环吸收高压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所产生的1MHz以上的无线电干扰,磁环将吸收的电磁干扰转为热损耗经钢制外壳传到外部空气中;此外,磁环一般为完整封闭的圆环,但由于需要抑制无线电干扰的高压线路一般都是已经架设完毕在运行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需要将完整的磁环从磁环的圆心切开分为两个半圆环,然后将两个半圆环卡套在线路上。另外,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干扰滤波器外壳保护部分采用钢质外壳,并紧贴在磁环外表面,钢质外壳与导线有电接触,使内部的磁环所处的电场强度为0kV/m,以避免因所要抑制线路电压等级过高;此外,由于磁环不光滑处会发生放电现象,故本实用新型整个钢质外壳不能有尖角,所有过渡均需要圆弧过渡。本实用新型的钢质外壳不仅能保护内部的磁环,避免机械损伤,同时作为热的良导体,将磁环所吸收电磁波转化成的热量散发出去,避免磁环过热膨胀破裂,而且还具有将输电线路导线分流作用,减弱磁环的饱和,提高集肤效应。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快捷的安装在导线上,并且可以有效吸收高压线路电晕放电所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本实用新型在线路加装磁环对于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微小,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钢制外壳打开后的外观图。
图2是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的剖面图。
图3 是完整磁环结构的正视图。
图4 是完整磁环结构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