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100.4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勤;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净化 高效 油烟 静电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烟气体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工厂、企业、饭店、餐馆、食堂等领域油烟气体大量产生,目前的这些场所所产生的含油烟的污染气体大多是通过烟囱直接排放,而未作任何净化处理,严重地影响了大气的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如何有效治理含油烟的污染气体,使之达标排放,成为现代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它包括静电处理器本体、外壳和支架;所述静电处理器本体包裹于外壳内;所述外壳通过主轴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对应的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处理器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集尘板、放电极、不锈钢丝刷、除油剂输送泵、除油剂喷洒装置和油污收集漏斗;所述支架支座一侧设有电机,另一侧设有高压静电发生器和变频器;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链条驱动所述主轴,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通过电缆与所述静电处理器主体连接,所述变频器通过电缆与所述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H”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它采用外壳包裹静电处理器本体,在外壳左右两侧对应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来收集油烟处理;变频器与电机连接,可使电机在启动的过程中消除冲击及振动,保护电机及所述静电处理器主体上的零件,同时根据需要调节电机的转速,达到节能的效果。高压静电发生器与静电处理器连接,为静电处理器主体提供高电压电源,产生电磁场,产生电晕给灰尘粒子和油烟颗粒带上电荷,经电磁场作用而被集尘板收集,从而达到消除灰尘及油烟颗粒的作用。同时静电处理器本体自上而下依次设置:集尘板、放电极、不锈钢丝刷、除油剂输送泵、除油剂喷洒装置和油污收集漏斗,用来吸附净化油烟,将烟尘和油分开收集,还可以通过喷洒装置喷洒除油剂清洁静电处理器本体,保证油烟静电处理装置的自净化能力,它结构简单,运作高效,可有效处理含油烟气,净化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工作原理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工作原理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静电处理器主体;2、外壳;3、集尘板;4、放电极;5、放电极固定架;6、不锈钢丝刷;7、传动链条;8、油污收集漏斗;9、电机;10、支架;11、除油剂输送泵;12、除油剂喷洒装置;13、高压静电发生器;14、主轴;15、变频器;16、进气口;1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净化的高效油烟静电处理装置,它包括静电处理器本体1、外壳2和支架10;所述静电处理器本体1包裹于外壳2内;所述外壳2通过主轴14固定在所述支架10顶部;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对应的设有进气口16和出气口17;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处理器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集尘板3、放电极4、不锈钢丝刷6、除油剂输送泵11、除油剂喷洒装置12和油污收集漏斗8;所述支架10支座一侧设有电机9,另一侧设有高压静电发生器13和变频器15;所述电机9通过传动链条7驱动所述主轴14,所述高压静电发生器13通过电缆与所述静电处理器主体1连接,所述变频器15通过电缆与所述电机9连接。
其中,所述的放电极4固定在放电极固定架5上;所述支架10为“H”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