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装置和接线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5942.X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4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联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8 | 分类号: | H01R4/28;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雪 |
地址: | 71008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装置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将线缆连接在接线柱上的接线装置。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接线插头。
背景技术
在各种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插座以及插头,其中用于进行插头和插座之间电连接的接线柱与线缆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下面两种。
如图1所示,在接线柱(即接触片)上的一端设置有螺丝孔,通过将线缆的导线部分缠绕到螺栓,并将该螺栓旋紧到所述螺丝孔内,从而将所述导线部分夹紧到接触片的平面和螺栓头之间。
如图2所示,在接线柱(即接触片)上的一端设置有接线装置,该接线装置中形成有轴线相互垂直的两个孔,通过将线缆的导线部分穿入到一个孔内,将螺栓旋紧到另一个孔内从而将所述导线部分压紧。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连接线缆和接线柱时,容易产生下述问题:需要使用螺丝刀才能够进行旋紧操作,而且导体部分很可能外露在外部而容易导致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螺丝刀就能够容易便利地将线缆紧固到接线柱上的接线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装置,该接线装置用于将线缆连接在接线柱上,其中,该接线装置包括紧固套和连接到所述接线柱的固定本体,所述紧固套能够套设到所述线缆上,并能够紧固到所述固定本体上,以将所述线缆的导线夹持到所述紧固套和所述固定本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本体包括一端连接于所述接线柱的连接部和连接于该连接部另一端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本体朝向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一端延伸,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夹持部的本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夹持部能够被所述紧固套压向所述连接部,以使所述导线被夹紧在所述间隙中。
优选地,所述紧固套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夹持部的外侧表面形成有用于旋紧所述紧固套的螺纹配合面。
优选地,所述螺纹配合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锥形面。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为两个,该两个夹持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相对两侧的设置面上,所述设置面与所述夹持部上的螺纹配合面的相反面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
优选地,所述间隙形成为楔形缝隙。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导线容纳面,该导线容纳面与所述紧固套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线的导线容纳空间,所述导线容纳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线的容纳槽。
优选地,所述紧固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紧固套的外周面上的沿所述紧固套的轴向分布的棱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接线插头,该接线插头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通过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夹紧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接线装置。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接线装置的弧形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利用能够套设到所述线缆上的紧固套将线缆中的导线夹持到所述紧固套和所述固定本体之间,以将线缆连接到固定有接线柱的固定本体上,从而实现将线缆连接在接线柱上。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固套能够容易地用手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实现无需螺丝刀就能够容易便利地将线缆紧固到接线柱上的接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接线装置示意图(其一)。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接线装置示意图(其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本体(连接有接线柱)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本体(连接有接线柱)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紧固套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装置的右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线装置的具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接线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59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间距的硬连接排
- 下一篇:电导线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