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滴水孔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8820.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王文彬;赵伟丰;李颜鹏;刘鹏;梁波;崔志刚;郭世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8 | 分类号: | B60J10/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滴水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上的密封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滴水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整车密封性能的好坏,是影响车辆NVH最重要因素之一,车门滴水孔是车门排水的重要部位,通常其设置在车门内板处,通过该滴水孔,可实现将车门积水直接排放到车外。现有的滴水孔结构,由于其与车外直接相连,灰尘等微粒可直接由滴水孔进入车门,且滴水孔处密封性能差,导致泄漏量较大。此外,由于滴水孔无密封装置,导致外界的噪音由滴水孔进入到车内,降低了车辆的防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确保滴水孔功能的同时,提高滴水孔处密封效果的车门滴水孔密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滴水孔密封装置,包括插装在滴水孔内具有与滴水孔连通的通道的主体,在主体上连接设有依靠重力而贴覆在主体上以将通道封堵、并在通道内水滴冲力下而将通道打开的盖板。
采用如上结构,通过在滴水孔中增设带有盖板的主体,使得滴水孔在不排水的情况下,由盖板通过自身重力将通道封堵,实现了对外界灰尘和噪声的隔离,提高了车辆的整体密封性,而在排水时,通过滴水的冲力将盖板打开,以实现滴水孔的正常排水功能,其整体结构简单。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改进,在构成通道的主体上,固定设有对盖板进行支撑的支撑板。通过增设支撑板,实现了对盖板的稳固支撑,防止盖板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提高盖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支撑板构成对盖板的斜面支撑。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支撑板为多个间距设置在通道内的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的盖板依靠自身重力而贴覆在各支撑板的斜边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支撑板上固定设有安装杆,在盖板上设有供安装杆通过的通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主体的外部设有在主体插入滴水孔时与构成滴水孔的外廓过盈配合的水平固定块。通过水平固定块的设置,实现了主体与滴水孔的稳固且快速安装结合,且实现了主体与滴水孔安装时的水平方向固定。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的水平固定块沿主体插入滴水孔的方向渐变设置。
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在主体上设有与水平固定块垂直设置的、在主体插入滴水孔内时供滴水孔周边的钣金嵌入的卡槽。通过卡槽的设置,实现了主体与滴水孔于竖直方向上的定位安装,使整体安装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实现滴水孔正常功能的同时,有效的防止了外界灰尘和噪音通过滴水孔进入到车辆内,提高了车辆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101、插装部;102、顶板;103、侧板;104、通孔;105、通道部;106、底板;107、边板;108、立板;2、通道;3、盖板;4、支撑板;5、安装杆;6、水平固定块;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门滴水孔密封装置,由图1结合图2所示,其包括插装在滴水孔内的主体1,主体1的内部具有与滴水孔连通的通道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在于:在主体1上连接设有盖板3,盖板3依靠自身重力而贴覆在主体1上,以将通道2封堵,且在通道3内水滴冲力作用下,将通道2打开。
具体来讲,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主体1与滴水孔的插装连接,将主体1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为插入到滴水孔内的插装部101,该插装部101由顶板102、固连在顶板102下方的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03构成,顶板102上设有通孔104,通过通孔104以及两侧板之间的间距,均可实现将排水引入到顶板102以及侧板103围成的空腔结构中。
构成主体1的另一部分,则是与插装部101固连的通道部105,该通道部105包括分别固连在两个侧板103上的立板108,固连于两个立板108之间并向外延伸的底板106、以及固定在底板106两侧的边板107构成,底板106和两个边板107共同围成通道3,该通道3与如上描述空腔结构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8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行自助系统跨浏览器插件的开发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轿车前侧窗雨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