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防爬电导电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8949.7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柴为民;曾灿;范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沁阳市电业综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 | 分类号: | H01R1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导 电杆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防爬电导电杆,属高压输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压输电领域,高压电的连接中,相当一部分是需要通过导电杆来实现,的,如变压器线圈与接线柱之间的连接等,目前所使用的导电杆多由导电金属制作而成,然后在其外表面喷涂一层绝缘涂料,但由于在高压接线中,极易在绝缘体外壁上出现爬电现象,当有导电体距离导电杆距离较近时,爬电现象极易引发导电杆对外部导电体放电现象,从而造成打火、连电甚至断路等故障发生,严重威胁到导电杆使用寿命就供电安全,同时由于传统的绝缘涂料为喷涂在导电杆上,因此容易出现喷涂不均匀或漏喷现象,同时喷涂上的绝缘涂料,也极易因为外力或自然腐蚀而脱落,从而造成导电杆绝缘能力下降,更加剧了打火、连电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更会加剧绝缘层的老化、及腐蚀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加剧导电杆的损耗,大大降低导电杆的有效使用寿命,提高了供电系统的运行成本,严重威胁供电安全。
发明内容
本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压防爬电导电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压防爬电导电杆,包括导电杆本体,所述的导电杆本体外侧另包覆防爬电机构,所述的防爬电机构由弹性护碗、硬质护套、弹性护套及外覆保护膜构成,所述的硬质护套包覆在导电杆本体外,且硬质护套厚度为1毫米—3毫米,所述的弹性护套包覆在硬质护套外侧,厚度为3毫米—5毫米,且外表面呈波纹形或均布半球形凸起,所述的外覆保护膜包覆在弹性护套外侧,其厚度为0.5毫米—2毫米,所述的弹性护碗位于导电杆本体两端,且通过螺丝与导电杆本体连接,其末端另夹与硬质护套与弹性护套之间,所述的弹性护碗上另至少均布4个排水孔,且内壁距离导电杆本体距离不低于3厘米,所述的硬质护套与导电杆本体之间另设置厚度均匀的导电膏层。
硬质护套材质为绝缘陶瓷或绝缘胶木。
弹性护碗及弹性护套材质为绝缘橡胶。
外覆保护膜为绝缘热缩膜或绝缘热缩管。
本新型采用多层绝缘体组装式结构替代传统的喷涂绝缘层,一方面在大大提高了导电杆自身的绝缘性能的同时,还有效的杜绝了爬电现象的放生,极大的增加了导电杆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同时多层绝缘体组装式结构也极大的增加了绝缘层的抗自然腐蚀及外界冲击的能力,也为导电杆提高了更好的安全保证,从而大大延长了导电杆的使用寿命,有助于降低供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所示,一种高压防爬电导电杆,包括导电杆本体1,所述的导电杆本体1外侧另包覆防爬电机构,所述的防爬电机构由弹性护碗2、硬质护套3、弹性护套4及外覆保护膜5构成,所述的硬质护套3包覆在导电杆本体1外,且硬质护套3厚度为1毫米—3毫米,所述的弹性护套4包覆在硬质护套3外侧,厚度为3毫米—5毫米,且外表面呈波纹形或均布半球形凸起,所述的外覆保护膜5包覆在弹性护套4外侧,其厚度为0.5毫米—2毫米,所述的弹性护碗2位于导电杆本体1两端,且通过螺丝6与导电杆本体1连接,其末端另夹与硬质护套3与弹性护套4之间,所述的弹性护碗2上另至少均布4个排水孔7,且内壁距离导电杆本体1距离不低于3厘米,所述的硬质护套3与导电杆本体1之间另设置厚度均匀的导电膏层8。
使用时,首先在将弹性护碗、硬质护套、弹性护套及外覆保护膜按顺序组装成防爬电机构,然在导电杆外侧均匀涂抹一层导电膏后,将组装好的防爬电机构套在导电杆上,然后用螺丝将两端的弹性护碗与导电杆连接即可;当导电杆损坏或防爬电机构损坏时,只需拆卸掉两端弹性护碗上的螺丝即可将导电杆与防爬电机构分离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沁阳市电业综合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沁阳市电业综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89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