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69873.X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司雪峰;秦鹏举;刘品正;胡云龙;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拆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隔离开关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触指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行业中,为了保证其正常运行则需要对大量的隔离开关触指进行定期的检查,传统的对于隔离开关进行拆卸时,多采用人力进行拆卸,十分费力,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过高;即使是最熟练的操作人员,拆装效率依然低下,严重影响了拆装进度,而且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导致隔离开关损坏;在CN 200962384Y中公开了一种高压隔离开关触指拆装专用工具,在一连接板下面固定有前部向上折起的L形支板,L形支板两侧有前端铰接在连接板前部下面的两手柄,连接板的后部两侧向内凹进,对应于两凹进位置分别有一根固定在手柄上的夹柱。使用时,将L形支板向上折起部分插在高压隔离开关两排触指中部,然后握住手柄向内用力,此时由于手柄上的两夹柱正好压在两排触指的后部,并以L形支板两侧为支点,触指前端就会张开脱出。利用木实用新型检修高压隔离开关,使用方便,只需一人即可完成作业,避免了在触指更换过程中对镀银导电面的损伤,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和质量。其虽然能够实现隔离开关触指的拆卸但是其操作起来是十分费力的,需要操作人员有很大的臂力,因此需要一种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性更好的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安全又可靠,既结构简单有操作简便的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包括基座、销轴和下压压杆,所述基座为一端两侧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上组通孔和下组通孔,所述基座上设置卡槽,所述销轴设置在下组通孔中,所述下压压杆为“F”型金属压杆,所述下压压杆上端的上销柱设置在上组通孔中。
所述下压压杆为上销柱和下销柱依次焊接在压杆上组成的“F”型金属压杆。
所述基座为槽钢制件。
所述下压压杆末端设置防滑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了单人操作,且十分省力;2、取材方便制造简单,选用槽钢、钢管即可进行制作;3、在槽钢上设置凹槽使得隔离开关的触指能够放入其中防止压坏,采用的销轴和销柱的贯串通孔后,使得其能够防止隔离开关向后滑动,保证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孔管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隔离开关触指拆装工具,包括基座1、销轴5和下压压杆10,所述基座1前端两侧设置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上组通孔2和下组通孔3,所述基座1上设置卡槽4,所述销轴5设置在下组通孔3中,所述下压压杆10为“F”型金属压杆,所述下压压杆上端的上销柱6设置在上组通孔2中。
所述下压压杆10为上销柱和下销柱依次焊接在压杆上组成的“F”型金属压杆。
所述基座1为槽钢制件。
所述下压压杆10末端设置防滑把手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基座平放在地上,然后将隔离开关触指9放在基座上,其中触指放置在凹槽中,防止压坏,然后将销轴贯串下组通孔中,将下压压杆上销柱贯串上组通孔中,使得上销柱和销轴成为防止触指后滑的卡板;然后将下压压杆下压此时下销柱正好放置在触指9上的凹陷中,然后向下压即可将隔离开关触指9打开,取下导电杆;在下压压杆末端设置防滑把手,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在需要安装导电杆时反向使用即可完成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同等资源条件县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实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698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