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1795.7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1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倪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天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雪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电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电检测领域,尤其涉及缺相、错相的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电网用户端缺失地线和火零线错位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缺失地线在发生漏电等情况下会造成电击事故,很多电器设计断开的是火线,在火零线错位的情况下就无法断开火线,造成安全隐患。目前已知的地线检测线路结构繁琐,通过对地放电,流过1mA左右的电流去开通光耦来检测,如果一个漏电保护器下有30多个检测线路设备,那就会造成漏电保护器跳闸,另外一类即插即检型,对因常年使用中出现的地线悬空故障很难及时检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电检测装置,能够区分地线悬空及火零线错位状态,且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电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采样电路、交流电采集器和MCU,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多个串联的分压电阻、采样电阻、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所述MCU的A/D接口,所述交流电采集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MCU的输入端,所述MCU设有输出检测结果的输出端。采样电路采集待检测市电经过电阻分压,二极管半波整流以及电容滤波之后,输入MCU的A/D接口,交流电采集器采集当前市电输入MCU,MCU中设定电压标准值,确定比例系数k=当前市电/电压标准值,经过运算与设定的区间值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所采集的待检测市电是安全还是故障并输出结果。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火线、零线和地线,所述采样电路的火线与地线之间以及零线与地线之间串联阻值相同的分压电阻。
所述采样电阻与所述分压电阻串联。
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与整流二极管的正极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分压电阻采用阻值为150K~200K的普通电阻,所述分压电阻的个数为6~8个。
所述采样电阻的阻值为4.7K~5.3K。
所述MCU的输出结果包括正常状态、地线悬空状态和火零线错位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市电检测装置,能准确判断被检测电路的地线悬空及火零线错位状态,简化了检测装置本身的电路,保证检测装置能长时间有效检测;使用A/D、市电采样技术更贴合实际生活中电网电压波动的情况;成熟的MCU技术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为正常状态时a、b两点的波形图。
图3为地线悬空状态时a点的波形图。
图4为火零线错位状态时a点的波形图。
图5为地线悬空和火零线错位状态时b点的波形图。
图6为地线悬空状态时经过滤波的直流波形图。
图7为火零线错位状态时经过滤波的直流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市电检测装置包括采样电路、交流电采集器9和MCU,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多个串联的分压电阻4、采样电阻5、整流二极管6和滤波电容7,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b接入所述MCU的A/D接口c,所述交流电采集器9的输出端接入所述MCU的输入端d,所述MCU设有输出检测结果的输出端e。
所述采样电路包括火线1、零线2和地线3,所述采样电路的火线1与地线3之间以及零线2与地线3之间串联阻值相同的分压电阻4,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阻4的阻值相同,均为200K,火线1与地线3之间、零线2与地线3之间各串联3个分压电阻4,采用6个分压电阻进行串联,在串联阻值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小电阻体积,提高耐压等级。
采样电阻5与6个分压电阻4串联,采样电阻5的阻值为4.7K,采样电阻5的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6的正极,另一端接地,滤波电容7的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6的负极,另一端接地。
MCU的输出结果包括正常状态、地线悬空状态和火零线错位状态,这三个状态是由MCU根据采集到的待检测市电和当前市电的信号根据设定的公式进行计算并与预先设定的区间值比对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天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天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1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