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437.8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周小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李淑敏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式 平衡 套筒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热力输送管道上的补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
背景技术
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是安装在热力输送管道上的一种补偿装置,用以减弱或消除热胀冷缩时在管道上所产生的轴向应力,另外,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好处是能够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推力的减小,固定支架的设计体积也将变小,这样会大大地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空间。
如图1所示,是现有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现有技术补偿器包括有旁通管18,在旁通管18的一端设置有对外联管19,另一端设置有双头填料管20,双头填料管20一端深入到旁通管18中,且在该端端部设置有定位盖23,双头填料管20的另一端与伸缩管21通过旋紧圈22连接,这种现有的补偿器体型较大,结构不紧凑,给安装带来诸多不便。其在大口径管系应用中缺点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其能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并且该补偿器的结构紧凑,体积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该补偿器包括有外壳、内置套筒补偿器以及外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内侧同轴设置内置套筒补偿器,外壳的一端部外侧设置外置套筒补偿器,其中内置套筒补偿器包括有内芯管、第一盲板、第二盲板以及内芯管套,在内芯管的两个管端部垂直设置有第一盲板,内芯管的外侧套设有内芯管套,内芯管套一端与内芯管之间的填充部分通过第一填料函密封,内芯管套的另一端垂直设置有第二盲板。
优选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圆筒体,外壳的一端连接外部管道,另一端连接外置套筒补偿器,外置套筒补偿器包括外芯管以及套设在外芯管外侧的外芯管套,在外芯管套与外芯管之间的部分通过第二填料函密封,外芯管套上均布设置有能够注入到第二填料函内填料的注料口。
优选地,外壳与内置套筒补偿器之间形成的空间的横向截面积大于内芯管的横向截面积。
优选地,外芯管套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第二封口螺丝,该第二封口螺丝与外芯管套上的注料口配合。
优选地,外置套筒补偿器与内置套筒补偿器之间通过内连接短管(3)连接,内置套筒补偿器与外部管道之间通过外连接短管连接。
优选地,外芯管与内芯管为同轴且直径相等的管道。
优选地,内连接短管与外连接短管上设置有矩形水孔,矩形水孔的总面积大于或等于内芯管的横向截面积。
优选地,内连接短管以及外连接短管上均设置两个矩形水孔,且两个矩形水孔对称分布。
优选地,第一填料函上设置有补料管,补料管的一端深入到第一填料函中,另一端与外壳之间通过第一封口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盲板以及第二盲板之间设置有排吸气管,排吸气管伸出外壳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在于: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消除管道的盲板力以减少管道系统对固定支架的推力,而且与现有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相比,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旁通式平衡套筒补偿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雨刷的球形云台透明下罩
- 下一篇:一种扣压式胶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