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方位弹性肛门牵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625.0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勇;李朝阳;赵青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M2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方位 弹性 肛门 牵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手术辅助器械,涉及一种肛门牵开器,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弹性肛门牵开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常用于肛肠疾病的检查及配合治疗的扩肛器械有圆筒形肛门镜和分叶肛门镜两种,圆筒形肛门镜主要由筒管、筒芯、手柄所组成,分叶肛门镜主要由叶板、固定旋钮、支撑弹簧、手柄所组成,经消毒和润滑处理的这两种肛门镜,将筒管或叶板插入肛内,用于肛肠疾病的检查及配合治疗的场合,但是这两种肛门镜均存在视野狭窄、肛内暴露不良、操作不便等缺陷,仅适用于一般肛肠疾病的检查,治疗操作受到很大限制。
实施肛门手术或疾病的治疗时,原先的医疗器械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使用不方便,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或助手的工作量,也使得手术时间增
加,患者的痛楚加大。
行肛管、低位直肠手术时,传统做法是由人力拉钩协助显露肛管,但由于肛管的圆筒体需3个以上拉钩才能较好显露出来,故需2位以上助手协助。而这种手术通常采用截石位,手术操作区局限在病人两腿之间,一般仅能容纳术者1人操作,助手难以拥有舒适的站立位置,手术时间稍长助手便会疲劳,不但费工费力,而且术野显露常达不到满意效果,术者自身的操作活动空间也受助手挤占,影响手术效果。
目前公开了一种半页式肛门拉钩,包括下页片、拉片,所述的下页片为锥形的半环片,半环片上端倾斜安装有拉片,拉片的前段上表面水平,中段两侧向内凹陷,中段至尾部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成弧形。所述的下页片上端大下端小,下页片的大端外壁倾斜安装有拉片。该半页式肛门拉钩硬质,在手术过程中增加患者的痛楚,并且不能全方位牵开,也会造成操作者和助手没有合适站位,费工费力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弹性肛门牵开器,能够全方位牵开,增加手术视野。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全方位弹性肛门牵开器,包括环形支架和拉钩,所述的拉钩包括拉钩头和连接在拉钩头上的弹性拉钩柄;所述的环形支架包括四个相同的弧形支架,四个弧形支架之间通过铰接形成环形支架,每个弧形支架外侧均匀设置有卡槽,用于卡住拉钩的弹性拉钩柄,在每个弧形支架上还加工有一个通孔,通过通孔将环形支架缝在人体臀部皮肤上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每个弧形支架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卡槽,在每个弧形支架上靠近中间的一个卡槽的位置还加工有一个通孔。
所述的弧形支架采用医用级ABS制成。
所述的拉钩头采用不锈钢丝制成。
所述的弹性拉钩柄采用高弹性医用硅胶制成。
所述的四个弧形支架之间通过铆钉实现铰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全方位弹性肛门牵开器使用时,无需助手协助而能使肛肠手术部位显露良好,且操作简便,避免手术台区拥挤,为术者提供了一个宽松舒适的操作活动空间,使手术更加顺利,缩短手术时间。环形支架的形状可调节,使得其与人体更好地贴合,环形支架缝在人体臀部皮肤上,能够防止肛门牵开器掉落,采用弹性拉钩,能够与人体软组织相适应,牵开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环形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拉钩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环形支架,2-拉钩,3-拉钩头,4-弹性拉钩柄,5-弧形支架,6-卡槽,7-通孔,8-铆钉。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全方位弹性肛门牵开器,包括环形支架1和拉钩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2包括拉钩头3和连接在拉钩头3上的弹性拉钩柄4;所述的环形支架1包括四个相同的弧形支架5,四个弧形支架5之间通过铰接形成环形支架1,每个弧形支架5外侧均匀设置有卡槽6,用于卡住拉钩2的弹性拉钩柄4,在每个弧形支架5上还加工有一个通孔7,通过通孔7将环形支架1缝在人体臀部皮肤上固定。
每个弧形支架5上均匀设置有三个卡槽6,在每个弧形支架5上靠近中间的一个卡槽6的位置还加工有一个通孔7。由于环形支架1上设置有十二个卡槽6,对应地配置有十二个拉钩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