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停车位自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653.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杰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3252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车位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位锁,具体是一种停车位自动锁。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住宅或商业区设置的私家车位,在车位所有人未停车的情况下,经常被临时占用,导致车位所有人回来后无法停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形下,车位锁应运而生,当车位所有人驾车离去时,升起锁体使其高度高于汽车底盘离地距离,阻挡其他车辆驶入车位,同时提示该车位为私家车位,起到警示作用;当车位所有人驾车返回时可降下锁体,安全驶入车位。
目前市面流行的车位锁,俗称地锁,为机械手动式,通常由人力操作锁体使其升起或将下,汽车进出停车位时需要下车把车位锁的撑杆撑起或放下,然后再上锁,使用非常不便。如果是露天车位,碰上雨雪天气更麻烦;手动车位锁还没有防撞防压功能,不小心撞到车位锁,汽车与车位锁都会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停车位自动锁,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停车位自动锁,包括两节,第一节为活动锁体,第二节为固定锁体,其特征在于:活动锁体相对固定锁体通过传动螺杆升起或降下,活动锁体内设有电机,电机采用螺栓固定在活动锁体内的圆盘上,传动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相接,另一端通过螺母与固定锁体连接;电机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无线连接遥控器。
优选的,圆盘上开设有电源线孔,电机接线柱上的电源线穿过电源线孔从活动锁体底部伸出连接控制器。
优选的,控制器包括一个遥控器接收器,遥控器接收器与遥控器无线连接。
优选的,固定锁体位于车位地面以下,顶端与地面平齐,控制器位于固定锁体下部。
优选的,活动锁体顶部为可拆卸的顶盖,顶盖中心设有备用轴孔,备用轴孔用橡皮塞密封。
优选的,电机采用螺栓固定在活动锁体内的圆盘上,圆盘中心设置电机轴孔。
优选的,电机轴穿过电机轴孔通过连接套连接传动螺杆。
优选的,固定锁体上部及下部设有限位器,限位器的设置满足活动锁体上升高度限制为40cm。
优选的,活动锁体底端为平面轴承,固定锁体顶端为平面轴承,活动锁体底端套设在固定锁体内。
优选的,电机连接停车场市电或通过电源线连接蓄电池。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停车位自动锁,通过遥控器遥控电机驱动传动螺杆使活动锁体升起或将下,免除了驾驶人下车操作的麻烦;同时将控制器安装在固定锁体下部,防止被盗,更安全;另外在活动锁体上部设有电机备用轴孔,在电力故障情况下,可以接其他传动结构操作锁体升起或将下,更加可靠;将电机安装在圆盘上,维修时方便拆装;平面轴承起到定位锁体及传动顺畅的作用;固定锁体安装在地底,避免了汽车不小心撞到导致损坏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螺杆、2-电机、3-螺母、4-圆盘、5-电源线孔、6-电机接线柱、7-电源线、8-控制器、9-顶盖、10-备用轴孔、11-连接套、12-限位器、13-平面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停车位自动锁,包括两节,第一节为活动锁体,第二节为固定锁体,活动锁体相对固定锁体通过传动螺杆1升起或降下,活动锁体内设有电机2,传动螺杆1的一端与电机2相接,另一端通过螺母3与固定锁体连接,螺母3固定在固定锁体内底部中心位置;电机2采用螺栓固定在活动锁体内的圆盘4上,圆盘4中心设置电机轴孔,电机轴孔直径为20-40mm;圆盘4上开设有电源线孔5,直径20mm,电机接线柱6上的电源线7穿过电源线孔5从活动锁体底部伸出连接控制器8,电源线7选择伸缩电源线;控制器8包括一个遥控器接收器,遥控器接收器与遥控器无线连接。
固定锁体位于车位地面以下,顶端与地面平齐,控制器8位于固定锁体下部;活动锁体顶部为可拆卸的顶盖9,顶盖9中心设有备用轴孔10,备用轴孔10用橡皮塞密封;电机轴穿过电机轴孔通过连接套11连接传动螺杆1;固定锁体上部及下部设有限位器12,限位器12的设置满足活动锁体上升高度限制为40cm;活动锁体底端为平面轴承13,固定锁体顶端为平面轴承13,活动锁体底端套设在固定锁体内;电机2连接停车场市电。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杰,未经陈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