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2707.5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果垒;高秀军;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德高科铁道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 | 分类号: | B60L5/32;F16K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电弓用 快速 降弓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机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是指使用受电弓来获取电能,并将这种电能转化为牵引力的车辆,例如:现有的电力机车可以包括电力汽车、电力火车、动车组、高铁等。
气囊式受电弓是电力机车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受电弓;在电力机车运行时,受电弓弓头滑板必须与接触网保持实时接触,否则会产生严重的拉弧现象;但接触网上存在很多硬点,这些硬点会对受电弓弓头造成冲击,严重时可能引发弓网事故。
为了在发生弓网事故时保护受电弓弓头和接触网的安全,现有受电弓弓头滑板中通常会设有气道,并且该气道的供气管路上设有快速降弓阀,当弓头滑板破裂或磨损到限时,该气道内的气体会发生泄漏,该气道内的气压会逐渐降低,快速降弓阀内的弹性膜片的上下腔体之间会出现气压差,从而导致供气管路和气囊中的气体会通过快速降弓阀迅速排出,受电弓降下,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受电弓和接触网的进一步破坏。但是,现有技术中,快速降弓阀的弹性膜片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当弹性膜片处于低温环境时,其性能大幅下降,尤其是在-40℃的低温时,弹性膜片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快速降弓阀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可能导致整个电力机车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它能够在低温环境中正常工作,从而使电力机车无可以在低温环境中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以及固定于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膜片3;上阀体1与膜片3之间设有控制腔13,该控制腔13与受电弓弓头滑板内的气道连通;下阀体2上设有相互隔离的进气腔11和出气腔12;该进气腔11与受电弓供气管路和升弓气囊连通;还包括:弹簧4;该弹簧4设于上阀体1的内壁的顶部与膜片3之间;所述的膜片3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E制成。
优选地,进气腔11的顶部和出气腔12的顶部均设有与控制腔13连通的开口,并且这两个开口通过膜片3密封隔离。
优选地,控制腔13与进气腔11之间的膜片3上设有通气孔31。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采用TPE材料制成膜片3,并通过膜片3与弹簧4配合动作来实现现有技术中弹性膜片的功能,因此能够在低温环境中保持与常温下相同的功能,从而能够使快速降弓阀在低温环境中正常工作。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在低温环境中正常工作,从而使电力机车无可以在低温环境中正常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受电弓用快速降弓阀,其具体结构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上阀体1和下阀体2以及固定于上阀体1和下阀体2之间的膜片3;上阀体1与膜片3之间设有控制腔13,该控制腔13与受电弓弓头滑板内的气道连通;下阀体2上设有相互隔离的进气腔11和出气腔12;该进气腔11与受电弓供气管路和升弓气囊连通;还包括:弹簧4;该弹簧4设于上阀体1的内壁的顶部与膜片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德高科铁道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赛德高科铁道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2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