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氧铜杆上引连铸机的自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231.7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9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张树新;曹庆海;曹向伟;王世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天津)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05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氧铜杆上引连铸机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水冷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机的自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上引连铸机主要由熔化系统、熔液液面跟踪系统、熔液冷却结晶系统、牵引系统、收线系统组成。其中熔液冷却结晶系统中的冷却速度主要与冷却水的流速有关,水流越大,冷却速度越快。当冷却管管径、水压等参数固定时,冷却水的流速也被固定,此时冷却速度只受冷却水的初始温度影响,但往往会因为水垢等沉积物的原因导致水流变小,此外水垢沉积层具有隔热作用,因此水垢沉积层会降低冷却速度。为避免水垢沉积物对冷却速度造成影响,需要定期清理冷却水流通管道和结晶器内的水垢,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有的厂家条件允许时使用软化水或纯净水进行冷却。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上引炉系统是由分别给厂区各个冷却系统供水的总净水循环系统对该设备的炉体线圈及结晶器直接进行冷却,回水经高度落差直接回到车间的自有小水池后,再用水泵送回大循环水池。上述总净水循环系统的水质无法保证上引炉的水质标准,导致对上引杆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牵引系统结晶器对水压要求较高,要求水压不能低于0.32MPa。为达到水压要求,厂区总净水循环系统则必须重点保证上引炉系统总体供水压力要达到0.32MPa以上。因此而造成了总净水循环系统水压调高,水泵电机电流增幅较大,造成能源浪费。另外,总净水循环系统一旦出现瞬间断电、停水,将立刻造成上引炉结晶器及保温线圈等设备损坏及生产线的全线停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机的自循环水冷却系统,既可保证上引连铸机的水压、水质及冷却水连续性的技术要求,又避免了因总净水循环系统一旦出现瞬间断电、停水,造成上引炉结晶器及保温线圈等设备损坏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氧铜杆上引连铸机的自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大循环系统水源、自有小水池,其特征是:还包括水泵站和冷却换热装置,所述自有小水池与水泵站连通,所述冷却换热装置的四个连接口分别与大循环系统水源进、出水口,水泵站以及上引连铸机连接。
所述冷却换热装置的连接口通过蝶阀、止回阀及并联的阀组与上引连铸机连接。
所述阀组由串联的多个球阀及结晶器构成。
所述水泵站包括两台离心泵,一用一备。
所述冷却换热装置采用板式换热器,其连接口分成四个,其中两个一进一出连接口通过水管与大循环系统水源的进、出水口连接形成闭循环,另外两个连接口与水泵机组以及上引连铸机连接。
所述自有小水池和水泵站分别设有自动补水装置和调压装置。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建立车间独立小循环冷却系统,只独立针对上引连铸机进行循环冷却,既可以保证水压、水质及冷却水连续性的要求,又避免园区净循环系统水压调高而造成的耗能现象。自循环系统由于用水量减少,能够保证良好的水质,不受其它介质的污染,保证了产品质量;上引系统结晶器对水压要求由自循环系统控制,不受大循环系统的压力影响,为此,大循环系统压力可以降到0.2-0.25MPa,电能也随着压力的下调而较前期节省30%,近几个月平均净循环水系统月用电达10万余度,月均节电约3万度;大循环系统一旦出现瞬间或短时间断电停水,不会对铜上引系统产生任何影响,可以避免由此带来的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天津)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色(天津)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块
- 下一篇:大圆坯垂直连铸翻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