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筒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3302.3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万镭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5/04;F21V29/00;F21V17/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筒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筒灯。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吊顶艺术的完美统一。筒灯不占据空间,可增加空间的柔和气氛,如果想营造温馨的感觉,可试着装设多盏筒灯,还可减轻空间压迫感。
目前的筒灯一般分为普通筒灯和LED筒灯,相对普通筒灯而言,LED筒灯具有更好的节能环保特性,而且LED筒灯的光线要比普通的好,可以作为普通灯具的替代品,因此具有更好的市场应用潜能。LED筒灯一般安装在天花板内,而LED发光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其有限的散热空间会导致使用寿命的下降;LED筒灯在安装时需要对天花板和墙面进行开孔,通过螺丝进行固定,不是很方便;而且LED光源的出光角度是固定的,不具有白炽灯的发散光源性质,因此需要对光源角度进行调配,以提高LED筒灯的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光线柔和、拆洗方便的LED筒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筒灯,包括盆状的壳体、环形的前盖、集成有若干LED光源的芯片,以及电源,所述壳体内设有圆台形的聚光杯,芯片设于聚光杯的小口端处且与壳体的底板固定连接,聚光杯内固定设有改性镜片,聚光杯的大口端设有透光镜片;所述前盖扣设于壳体的开口处并将聚光杯和透光镜片固定在壳体内,电源的导线穿过壳体底板与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片,若干散热片沿壳体的外周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和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口的外沿上设有扣板,壳体上沿外周均匀设有若干弹簧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聚光杯上开有若干插孔,改性镜片的外缘上设有若干与插孔配合的扣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球面形的改性镜片调整LED光源的射出角,经由聚光杯折射后透过透光镜片射出,使光线产生均匀柔和的照明效果;一体式的壳体散热结构,能有效降低使用温度,提高LED芯片的使用寿命;弹簧支架和扣接的前盖方便快速安装拆卸、维修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壳体; 11、弹簧支架; 12、散热片; 13、扣板;
20、前盖; 30、芯片; 31、聚光杯; 32、插孔;
33、改性镜片; 34、扣点; 35、透光镜片; 40、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筒灯,包括盆状的壳体10、环形的前盖20、集成有若干LED光源的芯片30,以及电源40,所述壳体10开口的外沿上设有环状的扣板13,扣板13后侧的壳体10上沿外周均匀设有若干弹簧支架11,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壳体10置入安装面,扣板13抵设于安装面的外侧,而弹簧支架11扣压在安装面的里侧,进而使壳体10固定在安装面上。
上述壳体10内设有圆台形的聚光杯31,芯片30设于聚光杯31的小口端处且与壳体10的底板固定连接,芯片30的基板和壳体10的材料均为铝制,芯片30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10导出并散发;所述壳体10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片12,若干散热片12沿壳体10的外周均匀间隔设置,散热片12呈片状结构设置,进而加大壳体10的外表面以提高散热性能;散热片12和壳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能有效提高壳体10的热传导性和生产效率。
上述聚光杯31内固定设有改性镜片33,聚光杯31的内壁上沿圆周开有若干插孔32,改性镜片33的外缘上设有若干与插孔32配合的扣点34,扣点34和插孔32用于使改性镜片33固定在聚光杯31上;改性镜片33采用乳白色的透光材料制成弧面形,且改性镜片33覆盖在聚光杯31的截面上,芯片30产生的LED直射光线经过改性镜片33后产生更接近白炽灯的光线,且光线被弧形的改性镜片33折射后被聚光杯31内壁的反射层反射,形成适合日常照明的漫反射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万镭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万镭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3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塔筒内直缝焊接臂机构
- 下一篇:LED轨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