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式铰链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4269.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宝锋;韩峰;岳国辉;陈现岭;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7/00 | 分类号: | E05D7/00;B60R21/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铰链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罩,尤其涉及用于汽车发动机罩的一种主动式铰链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出行的重要工具,大量汽车进入家庭生活,成为人们不可替代的消费品。汽车的增多,交通环境建设速度落后于汽车增加的速度,再加上人们驾车习惯的不佳,守法观念的不强,这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在车辆撞击行人的交通事故中,车辆外部的行人明显处于弱势,通常会受到较为严重的伤害。近年来,各国政府与汽车制造商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行人保护性能,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时行人受伤害的程度。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已将行人保护列为新车评价体系,而我国的新车安全评鉴协会(C-NCAP)也将在2015年左右把行人保护加入新车评价体系中去。因此,车辆的行人保护性能将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安全星级,提高汽车行人保护性能刻不容缓。
在过去的几年里针对提高汽车行人保护性能的研究在积极进行中,目前已经有不少行人保护技术出现,车辆对于行人小腿的保护性能明显提高,大部分Euro NCAP车型的行人保护小腿能够得到满分6分的成绩。但车辆对于行人头部保护性能还不是很理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车辆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刚度大,变形空间小,对行人头部的伤害非常高。
现有国内外主要车型发动机罩铰链机构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现在普遍采用的发动机罩铰链结构,铰链由铰链座和铰链臂组成,为了保证发动机罩稳定性,铰链座一般采用较厚的材料,刚度大,虽然上面会开有弱化孔,但是效果不明显,在行人头部撞击时铰链座难以变形,吸能空间不足,头部伤害值大;
(2)对于一些豪华车型,发动机罩会配备主动式铰链机构,但是这些主动式铰链机构结构复杂,需要和顶升器配合使用,不能重复使用,应用到现有车型上时设计开发与验证周期较长,增加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做了有益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式铰链机构,能够克服现有发动机罩铰链机构附近在交通事故中对行人头部伤害过大的问题,提高汽车对行人头部的保护性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主动式铰链机构,包括铰链臂、铰链座和控制系统,所述铰链座包括连杆机构和设置在该连杆机构上的弹性件;所述连杆机构的上部与所述铰链臂通过铰链连接,且该连杆机构的下部与车身铰链连接;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在正常状态下,所述连杆机构处于锁止状态,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车辆碰撞到行人时,所述控制系统解除所述连杆机构的锁止状态,所述弹性件通过弹性恢复力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向上抬起,从而带动所述铰链臂向上运动。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汽车电控单元、铰链释放装置和传感器;所述汽车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铰链释放装置和所述传感器连接。
具体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下端和下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上连杆的上端与所述铰链臂通过铰链连接,且所述下连杆的下端与车身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上连杆上设有伸出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端部与所述下连杆通过可拆卸的销轴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所述铰链释放装置与所述销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连杆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上连杆的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下连杆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下连杆的下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形成菱形的平面四连杆机构。
再进一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通过铰接轴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扭转弹簧,且所述扭转弹簧安装在所述铰接轴上,且该扭转弹簧的一个支臂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杆上,另一个支臂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杆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动式铰链机构,仅通过改进发动机罩铰链机构有效解决现有发动机罩铰链附近对行人头部伤害过大的问题,增强了对行人的保护;该主动式铰链机构克服了发动机罩铰链安装处空间狭小的技术难题;在所述主动式铰链机构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将发动机罩后部抬起,可以有效的增加发动机罩的变形空间,并且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而具有较大的吸能缓冲空间,有效减轻行人头部伤害。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铰链座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42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
- 下一篇:一种具有工频过压保护功能的浪涌保护器